151. 《新唐书●长宁公主传》:东都废永昌县,主丐其治为府,以地濒洛,筑鄣之,崇台、蜚观相联属。无虑费二十万。魏王泰故第,东西尽一坊,潴沼三百亩,泰薨,以与民。至是,主丐得之,亭阁华诡捋西京。
152. 《唐两京城坊考●卷五》:半已西道术坊。隋炀帝多忌恶,五行、占候、卜筮、医药者皆追集东都,置此坊,遣使检察,不许出入。时改诸坊为里,以此偏居里外,既技艺所聚,谓之道术坊。唐贞观中并坊地以赐魏王泰,泰为池弥广数顷,号魏王池。泰死,后立为道术坊,分给居人。神龙中并人惠训坊,尽为长宁公主第。开元初复旧。《通鉴》:大业三年劫河南诸郡送一艺户陪东都三千余家,置十二坊于洛水南以处之。按此则道术坊即十二坊之一也。
153. 《明一统志●卷二十九》:魏王池,在洛阳县。洛水溢而为池,为都城之盛。唐贞观中,以赐魏王泰,故名。
154.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贞观十六年)春,正月,乙丑,魏王泰上《括地志》。泰好学,司马苏勖说泰,以古之贤王皆招士著书,故泰奏请修之。于是大开馆舍,广延时俊,人物辐凑,门庭如市。泰月给逾于太子。
155. 《旧唐书●李泰传》:十五年,泰撰《括地志》功毕,表上之,诏令付秘阁,赐泰物万段,萧德言等咸加给赐物。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逾于皇太子。
156. 《旧唐书●李泰传》: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其宠异如此。
157. 《册府元龟◎帝王部●慈爱》:魏王泰,太宗第四子也。太宗以泰爱文学,特令别置文馆学士。尝幸泰延康坊宅,曲赦雍州及长安狱,大辟罪以下并原之,免延康里百姓无出今年租赋,曲赐泰府官僚及同里老人各有差。时承乾为太子,泰每月所给料物又逾於太子。后以承乾足疾,遂有夺嫡计。承乾废,泰仍降封东莱王,又封顺阳王,居均州,贞观十八年二月,帝手持泰表以谓近臣曰:“泰文词美丽,岂非才士?我心中念泰,卿等所知。但为社稷之计,断割恩宠,遣其居外者,亦是两相安全。”
158. 《黜魏王泰诏》: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是故为臣贵於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於行孝,违之者必诛。大则肆诸市朝,小则终贻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锺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於隆重,爵位穷於宠章。不思圣哲之戒,自构骄僭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疴恙,潜有代立之望,靡遵义方之则。承乾惧其凌夺,泰亦日增猜沮。争结朝士,竞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亲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伐。可解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并削爵土,降为东莱郡王。
159. 《旧唐书●太宗本纪》:二十一年冬十一月癸卯,徙封顺阳王泰为濮王。
160. 《册府元龟◎帝王部●庆赐》:六月庚寅,皇太子治生,宴五品以上,赐帛有差,仍赐天下是月生者粟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