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一边看着软件上的题,一边不觉发笑。
昊萃:先生,您何故发笑 ?
孔夫子:没事没事,我为现在的学子而高兴,也为他们而惋惜。
昊澜:哦?
孔夫子:现在的义务教育,让人人都能接受基础的学习非常好,但是在这之后,没有认识到我的因材施教。虽然有高职院校,但是课程还是太少,甚至有些课喜欢它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办法学。
昊萃:确实。
孔夫子:自古道听师命,听父命,这个呀,我看也应该改一改了。长辈的期盼在孩子的身上或许是对的,但是不一定合适。这就导致了长辈强迫孩子学习长辈的期盼的东西。
昊澜:哎~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些国家栋梁之才,哪一个不是学习和发展实践自己喜欢的事情?
孔夫子站起身来,你回首从自己的书桌上飞出两张书稿。说道:这是我闲来无事消遣写的,你们俩能看看吗?
昊萃:我之荣幸,我之荣幸。
题目——为己
青春,从不缺少从头再来的勇气;懵懂无知,不惧怕随波逐流的浪涛;肆意疯狂,不想让时光蹉跎平庸;胸怀天下不怯懦等待揭晓的未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俗语其实出自《道德经》。现在被自私的人当作自己的挡箭牌。其实老子的本意是讲人如果不发 扬自己的个性,跟死了没什么两样。”也就是“天诛地灭”现在有多少人为了名利,将自己的个性封号?当然,很多人也是迫不得已。
“妈,爸我想学音乐”。
“不行!学什么音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别想其它的歪门邪道”。
这是我亲眼见过地一段儿子与父母之间的对话.自己的爱好就被如此揭杀了。如果真的喜欢,就不要管其它的流言悲语。哪怕是父母的“教诲”。勇敢地做真正的自己。
更可悲的是,有一部分人真的被“没有文凭,就没本事,没出息。”这样类形的话流脑了。早忘了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真就想有文凭的可能。我只想说文凭不代表文化,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做事,文化作人。自己自足应该用不了什么高文凭吧!
古人云:“士可忍熟不可忍”。亦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但忍的对象是父母,为儿做女者,能有何作为?即使被父母误会误解误用,被强制作自己不喜作的事,孝者还应孝。当自己的爱好与梦想被打压甚至被厄杀、孝者还应孝,哪怕心火顿时三万丈,即使怒气直上九霄,孝者还应孝。只因为那是对自己有生养之恩的父母。
如果可以,我向这篇文章的读者推荐一副对联如果真正了解了它,可能让你受益无穷,上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下联: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我解压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练功、看书、读诗、游戏等。这对联也让我改变了很多。当父母想让你按照他们给你规定的样子去活,按他们给你规定的路线走,如果你自愿地也认为父母说的好,也适合自己那是最好,好在一致的意见。
如果双方见解相悖,必然是父母占上风,“官高一级压死人”这句话在哪儿不能用呢?切不要伤心,努力做好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让父母看到真正的你,如果自我感觉已经做地很好了.就可以将自己的目标和父母对你的期望结合取一个平均值,尽量满足自己无照顾到又母,这样不好吗?
可以在一个合适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一个与父母同辈分的人,敞开心扉地说一说真正的你是什么样的。有些事情开始时看上去没有前途,可能也是因为做地人少罢了。
并不是做的人少前途就小。不过一些无前途的事一定不要去做。要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技之长然重要。但“长”是否长地久远也是个值得考虑地问题。
比如“电竞”近年来才兴起的这个行业。普通人当个娱乐消遣方式或者爱好也就可以了,要想当职业,要知道大手机的普遍和电脑的广泛。谁都可以电竞。可真正靠电竞吃饭,难!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没有一个是电竞伤不到的。那些人可能认为可以在漏戏这个虚拟世界里做更强大的自己吧。
任何事包括爱好,成为职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会枯燥乏味,贵在坚持乐观发现。 但一开始就不喜欢的事成为职业。除非那个人思想脱胎换骨否则更难。
近几年学生跳楼的事件少吗?不少,可以说很多。
很大一部分是因压大或父母规定与自己计划不同,意见相悖,产生矛盾。在这一年有一个河北女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开学第一天就跳楼了。留下了一封遗书:爸,妈我已经按你们规定地考上北大了.以后不要来烦我”做旁观者来看,那对可笑可悲夫妇起码曾经有一个考上北大的女儿是吧!但那个女儿却不想上北大。
做最好的自己贵在坚持。但长期坚持不能达到目标就要考虑清楚这四点:
1.有必要吗?
2.正确吗?
3.适合吗?
4.成本能接受吗?
不能达到两条或两条以上,是时候考虑去做其它事了.
“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必然失败”但有时 失败更适合你。
去做真正的自己吧!把 握每时每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要太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讥勇敢做自己。同时顾好身边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无论成就斐然还是落魄失败;都要努力做到无愧于心,不忘初心。笑得开怀,哭的痛快。
努力做真正的自己,拥有别样的青春。不惧重来,不惧飘荡,不惧失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像《黄梅戏》里的一句戏文:
“考不上功名,诗书还在;做不成事业,卷土重来。”
【文章结束】
昊萃:哎呀,哎呀,不愧是至圣先师,您看待问题的眼光之犀利,非我等所能及也。
昊澜:这文章可惜不能公之于世,否则必将会让许多能言善辩之人哑口无言成为哑巴。
孔夫子:本来这篇文章里还有好多例子,都被我删减了,是关于权利政治问题的,后来我想了一想,我毕竟还没有完全生活在人世间,体会的不是那么的真切,于是就删减了。
昊萃:没错,那样的问题删减了也好,否则假如有一天真的发行了,也必将会引火上身。
昊澜:嗯嗯,莫谈国事!
孔夫子:你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做一些删减,然后再回你们的世界去吗?这样这篇文章就是你们的了。
昊萃:好的好的。
孔夫子将手机还给了这兄弟俩,也将那两张书纸送给了他们。同时还送给了他们两支毛笔。说:手机还给你们,两张书,纸也是你们的了吧。然后我再送你们两支笔,这两支笔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写出的字,就算用火烧也烧不烂,用水冲也冲不掉。而且不用蘸墨,随时能写出字来。
昊萃昊澜:谢谢谢谢先生。
孔夫子:好啦,你们也该回去啦。有你们这样敢于提问,创新的做学问的人在。我就放心啦!
说完孔夫子单手轻轻一挥,一阵轻风将二人卷入。几秒后,回到了他们所住的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