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正宫地位
本书标签: 现代 

皇太极

正宫地位

汗父死讯传来后,代善长子岳托、三子萨哈廉首先说服父亲推戴皇太极为汗。代善失政后,佩服皇太极,认为“汝智勇胜于我,汝须代立”。这意味着两红旗站到皇太极一边。三贝勒莽古尔泰早年生活所需都是皇太极供养;在先攻击李朝后征辽东问题上,附和皇太极意见;阿敦事件中同样是皇太极的帮凶;同时,其弟德格类早就是皇太极争夺汗位的附和分子。自然,正蓝旗在代善稍加说服后,也站了过去。二贝勒阿敏是有条件的支持。这样,皇太极在八旗中占了绝对优势。其二,在关键时刻,汗父将大妃调离京城,使两黄旗群龙无首,皇太极势力得以从容谋划。所谓汗父遗书等尽皆准备就绪。十一日晚间,阿巴亥怀着悲痛心情陪同灵柩归来,尚未得到喘息之机,第二天早晨代善等便向她宣布“遗言”,指责她:“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假称:“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殉之’。”并逼迫说:“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受代善等强大势力威胁,阿巴亥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只能哀痛地提出最低要求:将他的两个幼子多尔衮、多铎相托付,希望诸位贝勒“恩养之”。于是,当日辰时,自尽陪殉,享年37岁。她留下的最大悬念是在叆鸡堡,努尔哈赤临终时究竟说了些什么,多尔衮发出皇太极汗位是“原系夺立”声音,与此不无关系,故有人相信:“太祖有传位之遗命。” [104]

玉玺之谜:

据野史记载,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九月初六,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果尔率众归附皇太极,并献上历代传国玉玺。为此,皇太极特率众贝勒迎至盛京城外南冈,设香案拜天受之。这块传国玉玺出自汉代,后数传至元代,至元顺帝被明洪武帝所败,弃都城,曾携玉玺逃至沙漠,后死于应昌府,玉玺遂遗失。据传说二百年后,有牧羊人在一处山冈下放羊,见一头山羊三日不啮草,而不断用蹄子刨一个地方,牧羊人很奇怪,就在那块地方挖起来,发现了汉代的这块传国玉玺。后被元后裔博硕克图汗所宝藏,察哈尔林丹汗打败了博硕克图汗,传国玉玺再易其主。这块传国玉玺以璠玙为质,雕交龙纽,上有汉篆“制诰之宝”四字,并非是卞和得于荆山下的和氏璧。 [105]

独宠宸妃: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海兰珠入宫,皇太极夙愿得尝,喜形于色。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后,册封五宫后妃。刚入宫一年多的海兰珠被正式册封为东宫大福晋,汉号宸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姑母中宫皇后哲哲,位次比妹妹布木布泰(庄妃)高出两个等级。 [106]

上一章 皇太极 正宫地位最新章节 下一章 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