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之行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二十九日,康熙帝亲奉皇太后孝惠出巡塞外,一同前往的还有皇长子、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及王公大臣等。他们经密云越长城,通过承德进入科尔沁草原。这是孝惠离别家乡40多年后第一次踏上故士,八月初,他们首先来到喀喇沁蒙古部,驻跸在康熙帝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府第,九月初,孝惠皇太后来到出生地科尔沁草原,曾幸科尔沁和硕纯禧公主府第,此女是康熙异母弟常宁长女,康熙二十九下嫁科尔沁台吉般迪。
在科尔沁期间,蒙古各部王公都前来朝见拜谒,有翁牛特、敖汉、奈曼、阿禄科尔沁、郭尔罗斯、喀尔喀、喀喇沁、土默特等。康熙帝对来朝见者不但“赏以白金彩缎”,并赐大宴,其欢宴的场面有《至廓尔沁部落与众蒙古宴》(廓尔沁指科尔沁)诗可证曰:“大野支黄幄,长筵藉黄沙。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提携皆妇稚,千帐动欢歌。”在草原上支架起太后皇帝等的高贵华丽的黄幄和蒙古王公大臣的一座座装饰一新的蒙古包,长长的宴桌上摆着美酒香肉,老幼妇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响彻草原。孝惠皇太后回到故乡,并看到家乡的亲人们和如此热烈的场面非常高兴。随后,孝惠与康熙帝来到盛京(沈阳)地区,先后拜祭了兴京四祖陵永陵及太祖、太宗山陵,即福、昭二陵,并到盛京旧宫瞻仰了先祖宫殿。直至十一月十三日返回京师。
逝世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四,孝惠病危,当时,康熙帝身体也不好,双脚浮肿得几乎走不动。他用手帕缠裹双脚,乘软舆来到宁寿宫,跪在嫡母榻前,双手捧着嫡母的手说道:“母亲,我在此。”此时,孝惠身体极弱,已经不能说话了,她一手握着皇儿康熙帝的手,久久望着他,嫡母眼神里充满了生命最后一刻,对于康熙帝无限的眷恋与感激之情。十二月初六晚,孝惠章皇后走完了77年的人生之路。从十二月初四日孝惠去世的前两天,直至康熙五十七年正月初三的一个月里,康熙帝都住在苍震门内,未回寝宫。十二月十五日,他亲自赴宁寿宫奠酒致祭。往事历历,物在人去,康熙帝悲不自胜,还未开始读祭文,已痛哭失声,祭文读毕,仍抽泣不止。仁宪皇太后崩逝后,大臣们初误不系世祖谥,遭到了康熙帝的强烈指责,大臣们第二次上谥,又未带有生前的徽号,再次上谥,最终经雍正帝和乾隆帝加谥,全谥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孝惠的逝世,使康熙帝失去了皇室中的最后一个长辈。康熙帝出生后三个月便有了这位嫡母,直到他去世前五年,才与嫡母诀别。康熙帝62年的皇帝生涯中,共有57年嫡母健在,这也是中外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