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每次听翰林院的官员们讲课结束后,回到寝宫时,她一定会打听讲课的内容,他也会再给她讲一遍,顺治每次讲给她听的时候,她都非常高兴。他们的真挚感情,并非卿卿她她的小夫妻,而在于理性的相互促进。董鄂妃时常陪伴在顺治的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董鄂妃也往往为他们说情。临终时还惦念秋决囚犯的生命,董鄂妃向来不信佛教,顺治有时用一些禅宗经典来告诉她,而且为她解释《心经》的深层含义。因此成了她推崇尊敬的至宝。专心研习禅学。参悟探究“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董鄂氏还有多愁善感的一面,每次遇见顺治,就总举出这句话:顺治每次都笑而不答。
自从皇后去世后,内政事务堆积,都等着皇帝来处理,每次做事就更加怀念皇后,悲伤不能自已。又感叹皇帝和她伉俪之缘,却不能一起走完人生。只有顺治帝一个人抚今追昔,虽然顺治帝说不出心中悲伤,悲痛却常常来袭,因为这个世上再也没人懂得他的悲伤了。宫中庶务以前都是皇贵妃董鄂氏来处理的,尽心检查审核,没有不恰当的。虽然位在皇后之下(董鄂氏时为皇贵妃,只比皇后低一级,而高于诸妃之上。其次皇贵妃有副后之称,而且董鄂氏实权长期与孝惠章皇后并存),但是董鄂氏却是尽到了皇后的职责了。其次因有孝惠章皇后在,所以董鄂氏才没有做到皇后的中宫桂冠。董鄂氏自已严谨恪守,热心地辅助内务,殚精竭力,无微不至,各项事务都非常勤勉努力。董鄂氏大约病了三年,虽然身体虚弱,仍然时而勉励安慰顺治说:”没有大碍,诸事仍然都很齐备。“礼数上也没有任何懈怠,董鄂氏都是始终如一。侍奉孝惠章皇后更恪尽谦和,像母亲一样对待她,孝惠章皇后更是把她当作姐姐。顺治十四年冬,顺治帝去南苑,孝庄皇太后身体不适,时皇后久不去服侍,董鄂氏便前去朝夕侍奉,废寝忘食,她在天帝坛为孝庄皇太后祈祷,随即到南苑去探望,孝惠章皇后却无一句话询问,也没有派人来问安。顺治十五年正月,顺治帝以孝惠章皇后有违孝道,让群臣廷议废处孝惠章皇后之位,改立董鄂氏为皇后。董鄂氏原先不知道顺治帝要废孝惠章皇后,知道后董鄂氏长跪在顺治帝面前,磕头请辞后位,求顺治帝不可废孝惠章皇后之位。因孝庄的阻止和董鄂氏的劝阻废后事未成,后来孝庄太后令孝惠章皇后三年未曾朝谒慈宁宫,顺治十五年二月,孝惠章皇后因停用中宫笺表事件大病了一场,孝献皇后亲自照顾她,时而为她诵读史书,或者谈些家常来解闷。(此《端敬皇后行状》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