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正宫地位
本书标签: 现代 

明成祖

正宫地位

朱希祖在《再驳明成祖生母为碽妃说》中认为,《南京太常寺志》中对于朱元璋众皇子的生母记载失实不可信,朱棣生母应为马皇后。 [184]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鲜使臣权近一行人途经北平,拜谒时为燕王的朱棣,写下《奉使录》,其中记载七月十八日为“先太后明忌”,朱棣到佛寺烧香, [238] 所谓“明忌”即逝去亲人的生日 [239]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马皇后的生日即为七月十八日 [237] 。

碽妃所生

《南京太常寺志》记载,朱棣生母为碽妃,孝陵神位的摆布为左一李淑妃,生太子朱标、秦王、晋王(根据史料,李淑妃不可能是太子朱标生母),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朱棣。 [127] 明末何乔远之《闽书》、谈迁之《国榷》、《国史异考》、李清之《三垣笔记》中都记载过,根据是明汪宗元撰《南京太常寺志》。近人傅斯年、吴晗等也皆主此说。

一些说法认为,碽妃为朱元璋后宫的高丽人 [182] ,学者陈作霖写到:予幼时游南城大报恩寺,见正门内大殿封闭不开,问诸父老云:“此成祖生母碽妃殿也。妃本高丽人,生燕王,高后养以为子,遂赐妃死,有铁裙之刑,故永乐间建寺塔以报母恩。” [182] 《南京太常寺志》记载朱棣生母为碽妃,却并未说明她的来历。何乔远、谈迁、张岱、沈玄华、潘柽章都是据此记载和亲验奉先殿陈设加以转述,只有朱彝尊称之为“高丽碽妃”,说是出自《枣林杂俎》,但《枣林杂俎》并无此说,当是朱彝尊的误记,陈作霖听到的传闻也来源于此,也就失去了依据。 [182]

上世纪三十年代,围绕着“明成祖生母是谁”,展开了以傅斯年、吴晗、李晋华为一方,而以朱希祖为另一方的大论战。朱希祖在《再驳明成祖生母为碽妃说》中引述了现存雨花台的《宣武将军佥广武卫指挥使司事赠骠骑将军佥都督府事李公神道碑铭》 [171] :

“公讳杰,字茂实,世居寿州霍邱县之寿安乡。丙申之岁,渡江来属,上(指朱元璋)悦,使隶大将军(指徐达)麾下,洪武元年(1368年),诏大将军入中原,山东西河南北州郡相继而下,独所谓孔山寨者,贼恃险以抗我,公奋然先驱,与内贼接战,而贼众大合,援不及继,公遂死焉,时冬十有二月乙亥也。享年三十有八。洪武二年八月庚午,葬于京城南聚宝山(即今雨花台)之阳。公聚茆氏,封太夫人。子,男二人,长即都督公也,次即指挥使也;女一人,今为皇淑妃。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二十日立。”此时朱棣尚未登基,因此,应该说此神道碑铭是绝对真实的。 [171]

朱希祖根据碑文判断,至正十五年,太子朱标出生,李淑妃之父李杰时年二十五岁,从年龄差距上来看,李淑妃此时最多也不过十岁,不可能已经生下朱标,足证天启《南京太常寺志》中“李淑妃生懿文太子、秦晋二王之说”实属无稽之谈。 [171] 自然,《南京太常寺志》 中所载:“右碽妃,生成祖文皇帝”之说,也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171]

上一章 明成祖 正宫地位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