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蕲州志》称赞荆王朱瞻堈“天资颖秀,勤学好古”,说他“每遇朝廷大庆,必祗(zhī,恭敬)慎恭肃,礼成无倦”,说他“乐延文学,吟咏品藻”,还说“至今国人思之。
史书记载编辑 播报
《明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
荆宪王瞻堈,仁宗第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就籓建昌。宫中有巨蛇,蜿蜒自梁垂地,或凭王座。瞻堈大惧,请徙。正统十年徙蕲州。景泰二年上书请朝上皇。不许。四年薨。子靖王祁镐嗣,天顺五年薨。子见潚嗣。 [1]
亲属成员编辑 播报
祖父
明成祖
父母
明仁宗朱高炽
顺妃张氏。
兄弟
朱瞻基,明宣宗,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朱瞻埈,郑靖王,母贤妃李氏
朱瞻墉,越靖王,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朱瞻垠,蕲献王,母贤妃李氏
朱瞻墡,襄宪王,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朱瞻墺,淮靖王,母贤妃李氏
朱瞻垲,滕怀王,母贵妃郭氏
朱瞻垍,梁庄王,母贵妃郭氏
朱瞻埏,卫恭王,母贵妃郭氏
妻妾
王妃周氏,西城兵马指挥周义之女。宣德二年(1427)十二月被册封为荆王妃,成化二十年(1484)六月去世。成化二十一年(1485)三月,明宪宗批准工部奏请,同意第三代荆王见潚造坟,将祖母周氏与荆宪王合葬。
妾室刘氏,葬于安阳山北面,后人称此地为“刘娘寝”(今蕲春县蕲州镇境内)。
妾室桂氏,葬于大泉山南面莲花地
儿子
朱祁镐,第二代荆王,谥号靖。
朱祁鉴,封都昌王。
朱瞻墺(1409年1月28日-1446年11月30日),男,汉族,明朝宗室,明仁宗朱高炽第七子,母为李贤妃。1424年被封为淮王,1429年就藩广东韶关。后因韶关“多瘴疠”,1436年迁藩饶州府。朱瞻墺于1446年薨逝,谥号靖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被封为淮王。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广东韶关。后因韶关“多瘴疠”,于正统元年(1436年)迁藩饶州府。朱瞻墺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薨逝,谥号靖。
亲属成员编辑 播报
父母
父亲:朱高炽,明仁宗,明朝第四位皇帝。
嫡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母亲:李贤妃。
妻妾
正妃:萧妃,出身官宦,南城兵马指挥萧忠之女。
妾室:吴氏,出身平民。
妾室:安氏,出身平民。
子嗣
长子:朱祁铨,袭父爵淮王,谥号“康”。
次子:朱祁镔,封鄱阳郡王,谥号“怀僖”。
三子:朱祁钺,封永丰郡王,谥号“恭和”。
王爵世系编辑 播报
淮国系出明仁宗。
第一代:朱瞻墺,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淮王,正统十一年(1446年)去世,谥号“靖”。
第二代:朱祁铨,靖王子,正统十三年(1448年)袭爵,弘治十五年(1502年)去世,谥号“康”。
第三代:朱祐棨,康王孙,弘治十八年(1505年)袭爵,嘉靖三年(1524年)去世,谥号“定”。
第四代:朱祐楑,定王弟,嘉靖四年(1525年)袭爵,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谥号“庄”。
第五代:朱厚燽,庄王子,嘉靖十八年(1539年)袭爵,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去世,谥号“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