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正宫地位
本书标签: 现代 

西夏

正宫地位

西夏文化深受汉族河陇文化及吐蕃、回鹘文化的影响。并且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与典章制度。 [96] 发展儒学,宏扬佛学,形成具儒家典章制度的佛教王国。 [81] [97] 然而也是崇尚儒学汉法的帝国,立国前积极汉化;虽然夏景宗为了维护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项、吐蕃与回鹘文化,并且创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后,西夏已经由番汉同行转为普遍汉化 [39] 。

西夏对于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采取怀柔与招抚的方式,似乎比宋朝还要好。例如西使城(今甘肃定西西南)吐蕃首领禹藏花麻不愿降宋朝,又受到宋军王韶的攻掠。夏毅宗立即派兵支援,将宗女嫁给他。禹藏花麻遂把西使城及兰州献给西夏。 [25] [98]

社会编辑 播报

婚葬

党项人从隋唐以来,盛行收继婚制,允许娶庶母、伯叔母、兄嫂、子弟妇,只是不娶同姓。富有家庭的男姓家长可以收养众多的妇女,实行多妻制。党项人旧俗,死则焚尸,名为火葬。西夏建国以后,皇室、贵族多改行土葬,并仿汉人制度修建豪侈的陵墓。 [68]

住房

党项族住房有独特的习惯,一般平民百姓建造的房屋以石头砌房基,以黄土夯为墙,又以土盖其顶,或者用牛尾及羊毛编织覆盖房顶,一年换一次,不用砖和瓦建造房屋。只有有官爵的人,可以用瓦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隆平集》中说,党项族“民居皆土屋,有官爵者,始得覆之以瓦。”明《嘉靖宁夏新志》中也说:党项族“俗皆土屋,惟有命得以瓦覆之”另外,党项族住房正中一间专门供奉神,设置香案,人不能居住,人住在两侧的房间。住房习俗不仅书上有记载,在西夏王陵中也有所反映。

等级

西夏是一个封建王朝,官民等级甚严,故而党项族的服饰主要以颜色来标志着衣者的身份和地位。帝王者是“始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项后垂红结缓”。文官戴头巾,穿紫衣、绊衣;武官戴金帖云镂帽、银帖间金搂冠、黑漆冠。官员的便服是紫皂底色绣盘球紫花旋襴,束带。 [99] 一般平民百姓穿青、绿色服装。男士在帽上挂红色,而女人梳高发髻。 [100] 元朝诗人马祖常在《河西歌》中描述了西夏女郎的服饰:“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茴根染衣光如霞,却召霞县作夫婿。”

发型

党项族有秃发习俗,党项族东进以后,受汉族习俗的影响,学习汉人结发。李元昊曾经颁布秃发令,命令全国男人三天内必须秃发,违者格杀勿论。出土的西夏瓷人头像反映党项秃发的社会习俗。

尚武

党项自其崛起直至立国,一直处于中国北方民族势力纷争时期,其他民族如汉、契丹、女真、回鹘、吐蕃及蒙古等等,势力都比较强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他们同仇敌忾,形成了一种铁骨铮铮,尚武好斗的民族精神,这种尚武精神也正是党项立国之本,“西夏崇尚旧俗,故能保国数百年”,所谓的旧俗即指党项族的尚武之风习。据史书记载,党项族“民俗勇悍”。党项人的尚武精神在立国过程中及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表现得比较突出,但到后期已严重削弱。

上一章 西夏 正宫地位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夏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