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擒生军
建立专门掳掠奴隶人口的“擒生军”。共有十万,其中三万为精锐,七万为副兵。建立宿卫军选豪族善弓马五千人迭直,号为“御园内六班直”,分三蕃宿卫王室,月给米二石这个宿卫军又是人质团,元昊通过它可以控制各部落首领、贵族。
设十二监军司
党项统治者征集军队,用银牌召诸部首领而受约束,部落首领统帅本部兵丁,称为“一溜”。根据各部落兵丁所在地域,元昊设立了十二个监军司(相当于今军区),即:左厢神勇、石州祥佑、宥州嘉宁、韦州静塞、西寿保泰、卓啰和南、右厢朝顺、甘州甘肃、瓜州西平、黑水镇燕、白马强镇、黑山威福。“诸军并设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一员。以贵戚豪右领其职,余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数十,不分蕃汉悉任之。” [37]
扩张领土
西夏形势
西夏形势
宋天圣六年(1028年),李元昊率兵进攻甘州(今甘肃张掖)回鹘政权的战争,这年元昊二十四岁。以甘州为中心的回鹘政权和占据西凉的吐蕃都是宋朝得以联络而挟制党项的盟友,元昊之父李德明为了使西夏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首先采取攻占河西走廊的战略,并由其子元昊担当西攻的重任。元昊接受了西攻回鹘的重任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使回鹘可汗来不及调集兵力,甘州城即被攻破。此后,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相继降夏。元昊由于这一显赫战功而被李德明册封太子。接着元昊又按其父意图,在率军回师途中,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乘势突破西凉,一举成功。
明道元年(1032年),元昊继位之后,宋想利用唃厮啰的势力牵制元昊,于是授角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授温逋奇为归化将军。第二年又进封角厮啰为保顺军节度观察留后。元昊初立,积极准备称帝建国,为了巩固后方,也为了惩罚角厮啰归附宋朝,便发动了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
明道二年(1033年),元昊战胜吐蕃唃厮罗(唃音谷)部,攻破犛牛城。元昊大庆元年(宋景佑三年,1036年),又西攻回鹘,攻下瓜州、沙州和肃州,占领了河西走廊。统治的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包括夏、宥、银、会、绥、静、灵、盐、胜、威、定、永和甘、凉、瓜、沙、肃等州的广大区域。
经济
李元昊建国称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西夏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而西夏社会经济之所以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短时间里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转化,有是和李元昊致力于加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吸收中原先进的经济体制,改变西夏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分不开的。西夏的中心地带,处于黄河上游两岸富庶的银川平原。“天下黄河富宁夏”是历史上对这个地区的荣称。元昊建国后,在疏通原有的渠道的基础上,又修筑了由青铜峡至今平罗县境长达200余里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之为“昊皇渠”或“李皇渠”,沟渠遗迹,至今仍存。“昊王渠”等的修筑,使首都兴庆府周围成为西夏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元昊还在国家机构中设置“农田司”以管理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