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图治
奲都五年(1061年),李谅祚亲理国政之后,开始实行亲宋的政策。同年五月,李谅祚终于解决了夏宋双方多年来存在的屈野河地界争端问题。七月,李谅祚得悉辽朝将约唃厮啰兵共取河西。遂遣使臣嵬名聿正赴宋朝纳贡,并“请尚公主”,意在结宋朝为援,宋仁宗未允纳。九月,李谅祚杀皇后没藏氏,立梁氏为皇后,任用梁皇后弟梁乙埋为家相。 [13] 十月,李谅祚上书宋仁宗说羡慕中原地区的衣冠,明年应当身穿中原衣冠迎接宋朝使者。宋仁宗允许他。 [10] [14-15]
奲都六年(1062年)正月,李谅祚上表求取宋太宗御制诗章的隶书石刻的印本,并且向宋朝进贡马五十匹,还向宋朝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以及宋朝朝贺的礼仪,宋仁宗下诏赐给李谅祚《九经》,归还他所献的马匹。 [16-17] 五月,李谅祚又改西寿监军司为保泰军,石州监军司为静塞军,韦州监军司为祥祐军,左厢监军司为神勇军。 [18] 大量完善西夏官制。增加汉族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的官号,蕃族官员中增加了昂聂、昂星、谟个、阿泥、芭良、鼎利、春约、映吴、祝能、广乐、丁努等官号。 [19] 遣人向宋朝献本地的物产,自称“宣徽南院使”,宋朝下诏这不是西夏适合称呼的,不要李谅祚僭越称呼,让他遵守诏书的规定。八月,李谅祚听闻河西西蕃唃厮啰与辽朝发生冲突,于是率军攻打唃厮啰。举兵驻扎在古渭州,谋划着吞并当地的熟户诸族。秦州知州张方平下发檄文,号召吏民严加守备,李谅祚的图谋没有实现,于是率军继续向西,与西蕃战于青唐,李谅祚大败。又害怕唃厮啰前来侵袭,于是在古渭州旁筑堡,派兵守卫。 [20]
拱化元年(1063年),李谅祚上书请求恢复宋夏边境的榷场,宋朝方面不许。既而李谅祚遣吴宗等人来恭贺宋英宗即位,宋朝对待他们非常不好,吴宗出言不逊觉得自己理亏,也不再说话了。宋朝方面下要李诏谅祚惩治他。这年秋天,西夏出兵秦凤、泾原,抢掠这里的居民,杀掠人畜以万计。宋朝遣文思副使王无忌去西夏责问李谅祚,李谅祚不接受。
拱化二年(1064年),夏使吴宗赴宋贺正月,与宋朝引伴使发生争执,宋使声称“当用一百万兵逐入贺兰巢穴”。听了夏使的回报,李谅祚认定宋朝侮辱西夏,决定以武力维护自尊。这年七月,毅宗率兵数万攻略宋朝秦凤、泾原诸州。其后二三年间,西夏的进攻持续不断。但这些似乎只是警告宋朝必须尊重西夏,交战期间,西夏派赴宋朝的使节依旧不绝。李谅祚力图在三国关系间为西夏寻找一个支撑点;既不与宋朝闹翻,以免宋朝彻底断绝岁赐和贸易,让辽朝有机可乘;又必须向宋朝显示西夏的实力和尊严。拱化四年八月,李谅祚又率步骑围攻庆州大顺城(今甘肃华池东北),身披银甲,头戴毡帽,亲临阵前督战,宋军箭下如雨,他被流矢射穿铠甲,死里逃生。时隔一月,他就遣使向宋请求时服和岁赐。在宋朝颁诏谴责时,他不失时机的保证履行前朝合约,于是两国关系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