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正宫地位
本书标签: 现代 

辽太宗

正宫地位

《辽史·第四卷·本纪第四》:乙丑,济黎阳渡,顾谓侍臣曰:“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皇太弟遣使问军前事,上报曰:“初以兵二十万降杜重威、张彦泽,下镇州。及入汴,视其官属具员者省之,当其才者任之。司属虽存,官吏废堕,犹雏飞之后,徒有空巢。久经离乱,一至于此。所在盗贼屯结,土功不息,馈饷非时,民不堪命。河东尚未归命,西路酋帅亦相党附,夙夜以思,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今所归顺凡七十六处,得户一百九万百一十八。非汴州炎热,水土难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且改镇州为中京,以备巡幸。欲伐河东,姑俟别图。其概如此。”

52. 《辽史·第四卷·本纪第四》:戊辰,次高邑,不豫。丁丑,崩于栾城,年四十六。是岁九月壬子朔,葬于凤山,陵曰怀陵,庙号太宗。统和二十六年七月,上尊谥孝武皇帝。重熙二十一年九月,增谥孝武惠文皇帝。

《资治通鉴 卷二百八十六 后汉纪一》:契丹主召晋百官悉集于庭,问曰:"吾国广大,方数万里,有君长二十七人。今中国之俗异于吾国,吾欲择一人君之,如何?"皆曰:"天无二日。夷、夏之心,皆愿推戴皇帝。"如是者再。契丹主乃曰:"汝曹既欲君我,今兹所行,何事为先?"对曰:"王者初有天下,应大赦。"二月,丁巳朔,契丹主服通天冠、绛纱袍,登正殿,设乐悬、仪卫于庭。百官朝贺,华人皆法服,胡人仍胡服,立于文武班中间。下制称大辽会同十年,大赦。

92.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七 外国列传一》:德光本名耀库济,后慕中华文字,遂改焉。

93. 《资治通鉴 卷二百八十四 后晋纪五》:契丹连岁入寇,中国疲于奔命,边民涂地;契丹人畜亦多死,国人厌苦之。述律太后谓契丹主曰:"使汉人为胡主,可乎?"曰:"不可。"太后曰:"然则汝何故欲为汉主?"曰:"石氏负恩,不可容。"太后曰:"汝今虽得汉地,不能居也;万一蹉跌,悔何所及!"

94. 《新五代史 卷七十二 四夷附录第一》:汉高祖起太原,所在州镇多杀契丹守将归汉,德光大惧。又时已热,乃以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翰,契丹之大族,其号阿钵,翰之妹亦嫁德光,而阿钵本无姓氏,契丹呼翰为国舅,及将以为节度使,李崧为制姓名曰萧翰,于是始姓萧。德光已留翰守汴,乃北归,以晋内诸司伎术、宫女、诸军将卒数千人从。自黎阳渡河,行至汤阴,登愁死冈,谓其宣徽使高勋曰:“我在上国,以打围食肉为乐,自入中国,心常不快,若得复吾本土,死亦无恨。”勋退而谓人曰:“虏将死矣。”相州梁晖杀契丹守将,闭城距守。德光引兵破之,城中男子无少长皆屠之,妇女悉驱以北。后汉以王继弘镇相州,得髑髅十数万枚,为大冢葬之。德光至临洺,见其井邑荒残,笑谓晋人曰:“致中国至此,皆燕王为罪首。”又顾张砺曰:“尔亦有力焉。”

上一章 辽太宗 正宫地位最新章节 下一章 辽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