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谕旨说明, 章佳氏康熙三十八年已行葬礼,再看“察例行”三字,说明章佳氏葬礼只是照章举行,没有任何不同之处。与会典记录的敏妃丧仪与平妃同也互相印证敏妃在康熙三十八年就已经下葬,其丧礼未记载有任何不同处。
*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第九十卷丧礼记载:
“ 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平妃薨,一应礼仪与康熙九年慧妃丧礼同;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敏妃薨,一应礼仪与三十五年平妃丧礼同,雍正元年追封为敬敏皇贵妃。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良妃薨,一应礼仪与三十五年平妃丧礼同.” [5]
同样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第九十卷丧礼中有如下记载:
“ 康熙六年十一月三十日恪妃薨与康熙四年寿康太妃丧礼同;
康惠淑妃薨与康熙四年寿康太妃丧礼同;
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懿靖大贵妃薨丧礼同康惠淑妃;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初三日恭靖妃薨一应礼仪与恪妃同“ [5]
可见只要是同级的丧礼,后者记载可与前者任何一位先薨后妃同,《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对记录顺序并没有要求。另外从清朝史学和陵寝专家徐广源根据其所丈量的景陵嫔妃宝顶实际占地面积而绘制的妃园寝图可以发现,平妃、良妃都是妃位宝顶,而且宝顶位置在妃位版图内,而敏妃是贵人级别宝顶(可能是章佳氏生前后宫地位),并且安奉于贵人常在等庶妃版图内,因此可佐证出平妃、良妃丧仪与敏妃的不同之处即在于此。
连升两级(仅其一人)
雍正元年六月,世宗追赠敏妃为皇考皇贵妃(仅敏妃章佳氏一人连升两级)。
章佳氏追赠皇贵妃、从葬帝陵皆系因其子怡亲王允祥,在《清史稿》中有记载:“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章佳氏从葬景陵并非康熙帝旨意,清史学家和清陵寝专家徐广源先生也提出了质疑并做出了考证,以下摘取自论文内容:
一般晋封妃嫔,特别是晋为皇贵妃这样重要的事情,都以皇帝发布谕旨的形式。而追赠敬敏皇贵妃,并没有以谕旨的形式,在《世宗实录》中只是载:“追封圣祖敏妃为皇考皇贵妃。” 《世宗实录》记载追封敏妃为皇贵妃的日期是雍正元年六月壬申。六月为戊申朔,壬申则为二十五日。可是《大清会典》则记载为二十六日,到底是哪一天封的?惯例,封妃分两步进行,先由皇帝发布谕旨,称之为“诏封”,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后,举行册封礼,称之为“册封”。而追封敏妃为皇贵妃,既没诏封,也没册封。……“敬敏”二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都还是迷。从专门记载东陵的皇家秘笈《昌瑞山万年统志》、《陵寝易知》中得知敬敏皇贵妃在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与康熙帝、孝恭皇后同日葬入了景陵。当年敦肃皇贵妃就是与雍正和孝敬皇后同日葬入泰陵的,在《高宗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为什么敬敏皇贵妃与皇帝、皇后同日入葬在《世宗实录》和《大清会典 皇帝皇后丧仪》中都不予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