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期
康熙帝驾崩后,皇四子胤禛登基为帝,生母德妃乌雅氏登位皇太后。康熙帝驾崩时,宜妃正抱病。
在康熙丧礼期间,当年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她便坐着四人抬的软轿到康熙帝灵前致祭。她竟走到了已成为皇太后的乌雅氏前面。当见了雍正帝时,态度仍然倨傲。雍正帝为此诘责宜妃的太监,藉以给她难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甲寅,雍正帝命人逮捕侍奉宜妃的翊坤宫首领张起用等十二人。世宗指责张起用买卖生利甚多,恐怕他是受宜妃的指示而做的。宜妃在深宫内居住的,断无在外置产之理,世宗令内务府大臣把这件事查明。
此外,宜妃妹妹所生的固伦恪靖公主的太监王士凤、王明分别被发往土儿番耕种、齐齐哈尔为披甲人的奴才。宜妃之子允禟的太监李尽忠被发往云南极边当苦差。世宗又降谕,如果他们不肯被发落到边彊之地,就去自尽,护送人员要报明他们自尽的地方,随行官员验看后烧毁尸体。
宜妃是世宗政敌胤禟的生母,加上前述的事件,造成雍正帝及日后乾隆帝在尊封或追封先朝妃嫔时,都将宜妃和她的妹妹贵人郭络罗氏排除在外。
康熙帝生前有谕旨,在他驾崩后,皇子们可将年长的母妃迎回家中居住。
宜妃在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起搬到大儿子恒亲王允祺府中。怎料,出宫的五位太妃出宫三年以来,未曾向雍正帝和皇后请安过,引起了雍正帝的强烈不满。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二十二日,宜妃次子胤禟圈禁而死,享年四十三岁。
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十日,宜妃长子允祺病死。由允祺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之子弘晊奉旨承袭亲王爵位,宜妃则一直住在恒亲王府邸之中。
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二十五日(10月2日),宜妃在恒亲王府寿终正寝。
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景陵妃园寝。
康熙帝宜妃报恩重修香岩寺 [3]
据现存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屯香岩寺内一通残碑记载:“都城德胜门外永丰屯,旧有弥勒院,日久倾圮。风雨不蔽,先师祖待,全老和尚驻锡于此。先师祥戒,行精严焚,修刻苦发愿修。”又记:“宜妃娘娘出内帑数千……宜妃娘娘懿旨……万寿之坛二……慈恩将寺中兴作……宜妃娘娘买地三顷七十亩,作为该庙香火地,御前太监梁九公……经与每年三月,万寿节四月,佛诞日十二月,宜妃娘娘中秋开道场,祝一人之有庆颂,万福之攸。以后每年,宜妃派宫内太监来寺瞻礼……以垂祀云,康熙六十一年,岁次王寅,仲秋谷旦。”通过以残碑中断断续续的文字可知,宜妃郭络罗氏与永丰屯香岩寺的重修,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