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不当乖乖女
本书标签: 现代 

清圣祖:和硕温恪公主

不当乖乖女

十三女(1687—1709):和硕温恪公主。清圣祖玄烨十三女。其母为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二十二子允祥、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同母。康熙二十六年(1687) 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0岁时受封为和硕温恪公主。是年嫁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仓津是蒙古翁牛特部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毕里哀达赍次子,初名班第,后赐名仓津。康熙三十二年(1693)袭封郡王。雍正五年(1727)以擅请准噶尔使入藏熬茶夺沦罪削职。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公主去世,时年23岁。

翁牛特部是漠南蒙古的一个部落,在古北口外,至京师七百六十里,属于昭乌达盟。当时漠南蒙古六盟中(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昭乌达盟无疑是除哲里木盟以外与清政府关系最为亲近的盟派。从下嫁公主的情况就可见一斑。昭乌达盟各部在清朝统治时期共迎娶了八位皇室公主,她们是:哈达公主、固伦敖汉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端献长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和硕温恪公主、和硕和婉公主、固伦寿安公主。

在温恪公主下嫁翁牛特部之前,昭乌达盟中的主要部落巴林、敖汉、扎鲁特都先后成为了皇家的姻亲,有的甚至已经娶来了两位公主。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康熙皇帝有意平衡昭乌达盟各部之间的关系,这才决定将温恪公主嫁到翁牛特。

清朝历史上一共有两位额附改过名字。一位就是仓津,另一位是和硕寿臧公主(道光第五女)的额附恩崇。恩崇初名思醇,他之所以改名是因为穆宗登基后,为避皇帝名讳而改为恩崇。

而仓津改名的原因大约是康熙对这位未来女婿有着不错的印象。在封建王朝中,尤其是清朝,皇帝赐名对于臣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它表现了皇帝给予的莫大的恩赐与荣宠。举个例子来说,在乾隆朝时期,乾隆皇帝就曾为重臣傅恒的第三子赐名“福康安”,就因为皇帝的这个赐名,福康安的两个哥哥的名字也都由原先的“傅”字头改为了“福”字头。

和硕悫靖公主(1690年1月16日—1736年12月17日),康熙帝第十四女,序齿为九公主,母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七生。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嫁散秩大臣、佐领、一等男又一云骑尉孙承运。乾隆元年(1736年)十一月在甘肃逝世,年四十八。额驸于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五月卒。

和硕悫靖公主是康熙朝唯一的嫁给汉军旗人的公主。

十四女(1689—1736):和硕公主。玄烨之十四女。其母为玄烨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18岁时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年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孙承运系振武将军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袭父遗爵,封为一等男,康熙五十八年(1719)卒。公主乾隆元年(1736)去世,时年48岁。

上一章 清圣祖:和硕温恪公主 不当乖乖女最新章节 下一章 清圣祖:和硕悫靖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