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之相府三小姐
本书标签: 穿越  励志  成长     

第18章:余波与暗影:日常中的惊心

穿越之相府三小姐

书房里那场关于“萧家”的惊魂问话,如同在苏莞泠本就紧绷的神经上又狠狠抽了一鞭。回到“泠香阁”后,她一连数日都如同惊弓之鸟,夜里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惊醒,白日里也总是恹恹的,食欲不振,脸色比落水初愈时还要苍白几分。

菱歌只当她是被老爷那日的严肃模样吓着了,加上“萧家”这个陌生的词触动了落水的恐怖记忆,越发小心翼翼地伺候,汤药补品不断,说话都轻声细语,生怕再惊扰到她。

苏莞泠乐得顺水推舟,将这份真实的惊惧与后怕,完美地融入了“病弱受惊”的伪装中。她需要时间,需要绝对的安静,来消化那日书房里感受到的、几乎要将她碾碎的威压和恐惧,更需要重新评估她所处的环境和她那深不可测的父亲。

父亲苏文渊,绝不仅仅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宰相,更是一位洞察力惊人、心思深不见底的棋手。他看似对后宅之事漠不关心,实则一切尽在掌握。他甚至会怀疑到“萧家”头上,这背后的深意,让她不寒而栗。这意味着,相府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比她想象中更深、更危险的秘密,而她已经无意中踏入了雷区的边缘。

她必须更加谨慎,如履薄冰。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万劫不复。

然而,生活总要继续。在极度的恐惧和谨慎中,日子一天天过去,相府内似乎并未因那日的问话掀起任何波澜。苏文渊没有再召见她,也没有任何异常的风声传来。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静养”状态,只是苏莞泠的心境,已截然不同。

她不再轻易尝试“越界”的探索,将所有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定在“泠香阁”及其附属的小花园内。但她并未停止观察和学习,只是将方式变得更加隐蔽和被动。

她开始更加留意每日来往于“泠香阁”的仆役。送饭的婆子、打扫的丫鬟、传递消息的小厮……他们的只言片语、神色变化,都成了她拼凑外界信息的碎片。她会倚在窗边,看似发呆,实则耳朵捕捉着院子里丫鬟们偶尔的闲聊;会在菱歌去厨房取饭时,状似无意地问起“今天外面有什么新鲜事吗?”;甚至会对来送东西的陌生面孔,流露出一点点“路痴”式的、对陌生环境的怯怯好奇,借此套问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话。

通过这些零碎的信息,她得知父亲苏文渊近日似乎忙于一件与边疆军务相关的要事,时常召见兵部官员,连带着苏予泽也异常忙碌,时常出入书房至深夜。她也隐约听到下人间议论,说国公府那边,因景国公夫人强势纳妾的举动,与相府的关系似乎有些微妙的紧张,但具体情形,底层仆役并不清楚。

这些信息看似杂乱,却让苏莞泠对府内外的动态有了更模糊却也更真切的感知。她像一只躲在暗处的蜘蛛,小心翼翼地编织着信息网,不敢有大动作,却时刻感知着空气中最细微的振动。

这日午后,天气晴好。苏莞泠在菱歌的陪伴下,在小花园的凉亭里晒太阳。她手里拿着一本浅显的《千字文》(这是她让菱歌找来的,符合“开蒙”水平),假装吃力地辨认着上面的字,心思却早已飞远。

就在这时,花园入口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和低语。苏莞泠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管家苏福正引着一位身着太医署官袍、须发皆白的老者朝这边走来,看方向,似乎是去往老夫人所居的“颐年堂”。

苏莞泠连忙低下头,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千字文》,眼角余光却留意着那边的动静。苏福也看到了亭中的她,远远地躬身行了一礼,并未停留。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走过月亮门时,苏莞泠敏锐地听到那老太医压低了声音,对苏福说了一句:“……老夫人这是心脉郁结之症,乃长期忧思所致,光靠药石恐难根治,还需……还需府中少些烦心事,静心颐养为佳……”

心脉郁结?长期忧思?苏莞泠的心微微一动。相府老夫人,也就是她的祖母,常年礼佛,深居简出,原主记忆中与这位祖母接触甚少。她会有什么长期的忧思?是了……苏予泽的身世,萧家的往事,或许就是压在老夫人心头的一块巨石?还有姐姐在国公府的处境,是否也让祖母烦心?

这看似寻常的太医问诊,似乎也透露出相府深宅中不为人知的焦虑。

她正暗自思忖,另一阵轻快却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从另一侧传来。只见苏莞云身边的大丫鬟碧珠,手里捧着一个锦盒,快步朝这边走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碧珠见到亭中的苏莞泠,脚步顿了一下,脸上迅速堆起敷衍的笑容,福了一礼:“三小姐安好。”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了一眼苏福和太医离去的方向。

苏莞泠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懵懂的表情,眨了眨眼,细声问:“碧珠姐姐,你拿的什么呀?好看吗?”她故意表现出对锦盒的好奇,符合她“天真”的人设。

碧珠眼底闪过一丝不耐,却不得不应付道:“回三小姐,是二夫人让奴婢给老夫人送去的血燕窝,给老夫人补身子的。”她似乎急于离开,匆匆又行了一礼,“奴婢还要赶着去颐年堂,就不打扰三小姐雅兴了。”说完,便快步追着苏福他们的方向去了。

二房给老夫人送血燕?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在太医刚走之后?是巧合,还是闻风而动的示好,或者……是打探消息?

苏莞泠垂下眼睑,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千字文》粗糙的纸页。这相府内,真是处处机心,一刻不得安宁。连祖母的病,都能成为各方势力关注和运作的焦点。

她忽然想到,那日苏予泽送来姐姐的画,是否也隐含着类似的意思?在适当的时机,用隐晦的方式,传递信息,施加影响?

这个念头让她对苏予泽的认知又复杂了一层。他或许冷漠,但绝非对府中事务一无所知。他的每一次看似突兀的举动,背后可能都有其深意。

“小姐,日头有些晒了,咱们回屋吧?”菱歌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莞泠抬起头,阳光有些刺眼。她点了点头,任由菱歌搀扶着起身。就在她转身准备离开凉亭的刹那,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花园角落那棵高大的银杏树。

树影婆娑间,一个玄色的衣角一闪而逝。

苏莞泠的心猛地一跳!那个颜色,那个角度……是苏予泽?他什么时候来的?在那里站了多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她强迫自己移开目光,装作毫无察觉,继续慢吞吞地往“泠香阁”走,后背却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他就像一道无声的暗影,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每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或发现,都可能是一次悄无声息的审视。

回到房中,苏莞泠靠在窗边,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心中波澜起伏。日常的平静之下,是无数暗流在涌动。父亲的试探,祖母的病情,二房的动向,还有苏予泽那无处不在的、冰冷的注视……

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每一根丝线都牵动着未知的危险。而她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网中的蝶,每一次看似微小的挣扎,都可能引来更紧的束缚。

今日花园里这看似寻常的一幕,是否又在他的眼中,解读出了别的意味?他对碧珠的匆匆而行,对太医的到访,又会作何联想?

苏莞泠轻轻闭上眼,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席卷而来。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就此沉沦。恐惧和谨慎,必须化为前进的动力。

她睁开眼,目光落在墙角那个存放《大兴舆地志》的锦盒上。或许,真正的出路,不在于小心翼翼地躲避暗影,而在于……尽快让自己拥有足以看清迷雾、甚至照亮一角的能力。

只是,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下一步,她又该如何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继续她的“伪装”与“成长”?

上一章 第17章:接近冰山的第一步,失败 穿越之相府三小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9章:灵魂导师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