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之相府三小姐
本书标签: 穿越  励志  成长     

第151章 风雨已至,何去何从

穿越之相府三小姐

寒冬腊月,京城上空铅云低垂,凛冽的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抽打着街道上稀疏行人的脸颊,带来刺骨的寒意。往日繁华喧嚣的帝都,此刻却笼罩在一片异样的肃杀与沉寂之中。酒肆茶楼依旧开门迎客,但高谈阔论声少了,人们交谈时不由自主地压低了嗓音,目光闪烁间带着难以言说的惊悸和警惕。街巷转角,不时有披甲持戟的御林军小队巡逻而过,沉重的脚步声和盔甲碰撞声,更添了几分紧张压抑的气氛。

楚家通敌叛国、满门倾覆的消息,如同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彻底冻结了京城的活力。菜市口刑场上未能完全冲洗干净的血迹,朱雀大街上那座被贴上封条、一夜之间由门庭若市沦为鬼宅的镇北将军府,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所有人皇权的酷烈和时局的险恶。茶余饭后,再无人敢公开议论楚家之事,偶有不知情的孩童问起那朱门大宅为何被封,也会被大人急忙捂住嘴,惊慌地拉走。一种“祸从口出”的恐惧,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笼罩了整个京城。

安全屋已不再安全。在收到窦维雍密信的第二日,苏予泽便果断下令撤离,转移到了城南一处更为隐蔽、属于墨染早年暗中置下的产业。这是一座看似普通的二进院落,与周围民居无异,但内里却设有机关暗道,更便于隐匿和转移。

新据点内,炭火烧得并不旺,室内有些清冷。苏莞泠裹着一件素色的锦缎斗篷,临窗而坐,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庭院中枯寂的枝桠,怔怔出神。她已经这样静静地坐了快一个时辰,指尖冰凉,却毫无所觉。

楚家惨剧的每一个细节,如同梦魇般在她脑海中反复上演。楚伯父刑场上的悲啸,楚夫人自戕的决绝,女眷们被拖走时的哭喊,还有楚皓旸那年幼妹妹绝望的呼唤……这些画面与窦维雍密信中揭露的更深层、更庞大的阴谋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几乎要将她吞噬的黑暗漩涡。

她来自的那个世界,纵然有诸多不公,但至少有一套明面上的规则和底线。而这里,所谓的规则和底线,在绝对的权力和野心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忠诚、功勋、人命,都可以成为棋子和筹码。这种认知带来的冲击和无力感,远比单纯的悲伤更令人窒息。她不仅仅是为楚家的遭遇而悲痛,更是为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而感到深深的寒意和……一种近乎绝望的疲惫。

“喝点热汤,暖暖身子。”

一件带着体温的厚重外袍轻轻披在她肩上,随后,一碗冒着袅袅热气的参汤被递到面前。苏予泽不知何时来到了她身边,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苏莞泠回过神,转过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只是那冰封般的平静之下,翻涌着比以往更加深沉、更加锐利的暗流。楚家的血和窦维雍的信,如同最烈的燃料,投入了他心中仇恨的熔炉,燃烧出更加决绝的意志。

她接过汤碗,指尖触碰到他微凉的手指,感受到那下面蕴含的、磐石般的力量。碗壁传来的温热,稍稍驱散了一些她心头的寒意。

“有消息吗?”她轻声问,声音有些干涩。

苏予泽在她对面的凳子上坐下,目光扫过窗外:“窦维雍……死了。”

苏莞泠端碗的手微微一颤,汤汁险些洒出。尽管早有预感,但听到确切消息,心还是沉了下去。

“昨夜,窦府走水,火势极大。”苏予泽的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但眼底的寒意却骤然而增,“官府的结论是,天干物燥,不慎失火。窦大人……不幸葬身火海。阖府上下,仅数名仆役侥幸逃生。”

“灭口……”苏莞泠喃喃道,一股凉意从脊椎升起。如此迅速,如此狠绝!对方连一丝喘息之机都不给。

“嗯。”苏予泽颔首,“动作很快,也很干净。这更证实了窦维雍信中所言非虚,他确实触及了核心秘密,对方不得不除之而后快。” 他顿了顿,看向苏莞泠,“这也意味着,对方接下来的行动会更快、更猛烈。北戎使团已经入京,所谓的‘和谈’不过是幌子。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苏莞泠放下汤碗,双手交握,试图抑制指尖的颤抖:“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面对如此庞大而凶残的对手,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复仇的念头无比强烈,但具体该如何着手,却仿佛置身迷雾。

苏予泽凝视着她,没有立刻回答。他看到了她眼中的迷茫、疲惫,以及那深藏其下的、不肯熄灭的坚韧。他知道,楚家的惨案和刚刚获悉的阴谋,对她这个来自不同世界的灵魂冲击有多大。她需要时间消化,更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

“首先,你要稳住。”他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泠儿,恐慌和绝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对方希望看到的就是我们自乱阵脚。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与她并肩而立,望着窗外压抑的天空:“楚家的血不会白流,窦维雍的死也不会毫无价值。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线索,就是我们的武器。”

“武器?”苏莞泠抬头看他。

“没错。”苏予泽目光锐利如刀,“窦维雍的信,指出了两条明路。第一,德敬太妃与北戎的勾结。这是通敌叛国的铁证,一旦坐实,便是倾天之祸。第二,陛下……或许并非全然被蒙在鼓里,甚至可能……是默许,或是平衡之术下的无奈选择。”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我们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借力打力。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利用舆论,利用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拓跋明月在宫中,拓跋染对陛下不满,朝中未必没有对楚家遭遇心存怜悯、对当前局势忧心忡忡的正直之臣。甚至……北戎使团内部,也未必是铁板一块。”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瞬间驱散了苏莞泠心头的部分迷雾。是啊,敌人并非无懈可击。再坚固的堡垒,也可能从内部攻破。

“所以,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是两件事。”苏予泽转过身,面对她,眼神坚定,“一,保护好我们自己,绝不能暴露。二,利用窦维雍提供的线索,尤其是北戎使团这条线,暗中调查,收集更确凿的证据。同时,设法与楚皓旸取得联系,他在外,是一支奇兵。”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冷静的谋划和决断力,仿佛一位运筹帷幄的将领,在绝对的劣势中,依然清晰地寻找着敌人的破绽和己方的生机。这种强大的掌控感,极大地安抚了苏莞泠不安的心。

“我明白了。”苏莞泠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振作起来,眼中的迷茫渐渐被坚定所取代,“我不能消沉下去。楚伯母、皓旸哥哥的家人……还有萧家的冤屈,都需要我们去讨回公道。我会帮你,义兄。”

她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仰头看着他:“你需要我做什么?”

看着她重新燃起斗志的眼眸,苏予泽冰封的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暖意。他伸出手,轻轻拂开她额前一缕被风吹乱的发丝。

“你已经在做了。”他低声道,“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我最强的后盾。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