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
晚间,众人在预订好的酒店下榻,一块吃晚饭。
席间,老艺术家就一些经典歌曲发表自己的见解,苏山山罕见地发言了。
声音清亮,中性的嗓音。
起初,席间还有人因其年岁少小而选择轻视。
怎料这个稚嫩的姑娘却言辞犀利,字字珠玑。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深刻思想与独特的世界观。顿时态度大变。
问其姓名,竟是那近段时间在圈内名声大噪的苏山山。纷纷目露惊喜,感叹后生可畏。
有了晚宴的崭露头角,往后的相处时光较之前的光景都显得更加其乐融融。
看着苏山山与众人霎时打成一片,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交流活动持续了进行了几天后结束了。众人离散。她也在住了几天酒店后与徐冬青在车站告别,回到学校。
临别前,徐冬青给了她联络方式,他期待两人将来能有事业上的合作。
看着那抹倩影淹没在茫茫人海里,心中顿时涌出一股怅然若失的情绪。
在音乐事业上勤恳地耕作多年,他一直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寻找心动的瞬间,感悟共鸣产生的快感。疏于打理私人感情,从未心动过,从未谈过恋爱,单身至今。
直到方才,刹那间,他似乎找到了音乐世界以外的,能够吸引他的事物。
他不自觉的伸手抚上自己的心口,那里心水正滚烫。他产生了贪念。满满地希翼着未来与她有商业合作以外的交集与关系。
回到学校,大家依旧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忙碌不堪,却不知道奔向何方。忙碌了半天也未见忙活出个所以然。
时值午休前夕,宿舍里的人各自在忙活各自的东西,对她的归来视若无睹。
没有人上前嘘寒问暖,似乎并不关心她的行踪,仿佛她没有离开过一样,抑或者当她不存在。
跟往常一样,苏山山若无其事地整理行囊,午休。
下午走在图书馆的路上,身后响起一阵急匆匆的脚步。
下一秒,脚下踉跄,有人自后方将她撞个满怀。
“你,你这几天死哪儿去了?我去你宿舍,找,找了好几次,都不见你人影。”莫诗旎勾上她的肩,气喘吁吁地道。神情不满。
这是和她同一个高中的朋友,两人也有缘进入同一所大学。虽然不同专业,关系却没有因隔行而如隔山。莫诗旎生性活泼,是体育特长生,总是三天两头跑来同她玩耍。不知疲倦。
两人的关系也在她锲而不舍地努力下,日渐深厚。
“出去玩了几天。”她简单概括。她不习惯将什么事情都与对方袒露分享。而且在她看来,莫诗旎还没有达到能让她如此依赖的地步。
而莫诗旎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而是将视线移到她怀中,几本即将归还的贴着图书馆标签的厚重的声乐书籍。
听着她忿忿不平地感慨道:“啧啧啧,整天看这种跟专业不着边的书,还能拿到全额奖学金。真是人神共愤。”
转头看着她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苏山山浅笑道:“你就别贫了。你参加比赛拿到的奖金还少吗?”
不刨根问底,适时地转移话题,留有足够的私人空间,不会让人感到难堪。
这是她愿意与莫诗旎继续来往的原因之一。
诺大的校园里,有她常伴左右,无需刻意迎合讨好。且把寂寞暂时搁置一旁,不失为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