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第一次知道她有一个哥哥,而且还是她爱慕的对象。无论有无血缘关系,都有一层亲情的牵绊。
如此禁忌,他深知其中苦楚。
他知道苏山山不会在他面前开这样的玩笑,所以他不假思索,深信不疑。
眼前女孩充满憧憬喜悦的神色是那样的熟悉,因为它也曾出现在自己的脸上。
他知道苏山山和他在某些方面是非常相似的。
对于爱情,他们都有“飞蛾扑火”的大无畏精神。飞蛾的结局注定是悲剧。而在自然社会规则下,作为人类的他们在众生中太过另类,凄美的结局于他们而言反倒是最好的归宿,而圆满的结局蕴含象征着死亡灾祸幻灭,只因他们会为了这片刻的欢悦而奋不顾身。
但是,他没想到苏山山比他还要疯狂。
“放心吧,没事的。”苏山山宽慰道。
闻言,看着她澄澈如秋水的双瞳,情绪退却,理智回笼。林乔欲言又止。苏山山向来是个有分寸的人,且与人交往时不会说些妄言绮语。心下不觉松了几分,但还是有些担忧。
世间变数太多。更何况情爱于人而言,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的。他自己对此深有体会。
虽心存疑虑也不便再多问。
世俗的禁锢束缚是难以突破的枷锁。
倘若彼此真心相爱,还能苦中作乐,如若不然,当真是倍受煎熬,生不如死。
苏山山夜间躺在床上,将向秦凡索要而来的白色衬衣放在枕边。衬衣是他经常穿的,有着他的体味,浓厚而清新沁脾。
呼吸着掺杂他气味的空气,能够产生他就近在咫尺的错觉。她安心地遁入温柔乡,回味着相伴三天的种种,如梦如幻,令她无法自拔。
指尖不自觉地轻抚上唇瓣,微微按压,触感柔软温热,不像他的那般炙热烫人。
那日她吃醋赌气离去,被秦凡拦下。
她很缺乏爱,她需要他的爱。可是,他没有主动询问她的近况,有意疏远她。
满腔柔情遇见冷空气,瞬间扭曲成委屈愤懑,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
他质问她过后,下一秒,毫不迟疑的,双臂紧紧拥住她的躯体。
唇齿相抵,攻势猛烈,她几度呼吸不畅,却仍然执着地给予热烈回应。
他很懂她,知道她需要什么。
简单直白的肢体触碰胜过千言万语。
她不是那种渴望性的女子,但是她喜欢同他痴缠。
肌肤相亲处,汗水相融,触碰得到的体温,这些感触让她觉得两人距离很近,感到很安心。
腰肢上隔着衣物传来他掌心骇人的热度。
吻,热烈而绵长。
一股快意从心口处迅速蔓延至全身各处。宛如鱼在水中游,海水抚过每一片鱼鳞,细致,无微不至的舒适。
不知过了多久,秦凡还热衷于用舌尖描摹她口腔每一颗牙齿的形状,但她期盼着与他有更近更多的接触。
她移动伸展虚搭在他肩颈的双臂,双手沿着他的肩线,臂膀缓缓下滑。薄薄的衬衫下,曲线完美的坚实肌肉下是汹涌喷薄的热情。
指尖快速划过紧实腹肌的沟线,接触到他腰间冰冷金属的刹那。柔弱无力的指节瞬间充满干劲。
当她解开锁扣,正要进行下一步动作的刹那,秦凡迅捷且有效地钳制住她的双手。
两人之间横空出现一条长而透亮的津液丝线,欲断未断,缠绵悱恻。
额头相抵,他的眼神因情绪的晕染而更加摄人心魄,声音低沉沙哑而坚定:“我们不可以。”
她对此置若罔闻,目光直白地向他索取。双下肢紧贴,她能够清楚感知到他身体某处的变化,它明示着他的热情又高涨了几分,濒临崩溃边缘。
她暗自窃喜,心怀侥幸,期盼他因她失去理智,溃不成军。
他凝视着她,呼吸愈发沉重急促,貌似是爆发的前兆。
几秒后,他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力度大到似乎想将她嵌入体内。
然而,她期待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他们只是相拥而立,静度时光。
她双手环抱住他的腰,抬起下巴抵在他的肩头,呼吸有些不畅,眼睛却异常清亮,饱含万千柔情。
她所爱慕之人,不被欲念所驱使,桀骜不驯,灵魂干净如初。
直到激荡平息,他和她相拥躺在床上。
“你今晚不要回去,留在这里陪陪我。”
“嗯。”
“你多请几天假吧,多陪我几天。我们难得见一次面。”苏山山得寸进尺,目露狡黠。
她很任性,而秦凡恰好愿意包容她的一切,满足她的需求,只要他能够办得到。
她开始絮絮叨叨地讲了好多这三年来自己亲历的事情,秦凡也讲了关于自己的事情。大多数是她问,他便讲。没有欺瞒,交换信息一样的交流。平平无奇,她却甘之如饴。
连接她与他的隧道大有重新畅通无阻的趋势。直到东方吐白,苏山山才肯安然睡去。
过了几日,又有包裹邮寄而来,看着寄件人那栏的信息,她顿时喜不自胜,有些抓狂。
他没有按照她说的做。那里依旧是熟悉的姓名,苏邵锋。
这是只属于她和秦凡的秘密,象征着曾经共度的那些苦乐交织的岁月。
没过几天,迎来一年一度的文化祭。
文化祭的相关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创办,为期一个月。祭典五彩斑斓,人流聚散碰撞,是枯燥生活压榨的学生释放压力,大放异彩的时刻,也是结交同道志士,喜结良缘的绝佳时机。
祭月前几天,准备就绪的学生如往常那般精心布置场所和饰物。校内张灯结彩,充满青春张扬的生气。作为群众党的学生们也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每个人的脸都比以往看起来鲜亮。
一如既往,但又有些微差异。热情似乎都比往届要高出许多。
作为学生会主席的苏山山是文化祭策划的主力军,自然知道个中缘由。今年文化祭与以往大不相同,特别之处在于,今年要与隔壁大学互通气息,而且是水**融的那种程度。
两校相关部门要共同创办祭典活动。上半月本校是主力场,下半月隔壁校园是主力场。祭月期间,两校学生可以凭借本校学生证自由出入两校校园。
范围覆盖涉及两校学生,人员众多,安全问题也十分重要突出。
然而,在如此严峻的问题面前仍旧能够通过执行,有如此权力与担当的肯定不是学生会。
事出反常必有因。
祭月的前一个月的某天,涉事的两校校长夜游聚餐畅饮,谈论教育事业,针砭时弊。兴致高处,其中一位突然灵光乍现,提出了文化祭两校互通这个议案。另一位校长当即拍案叫好。
酒桌上的事情本就半真半假,本以为两人这是醉话,事后会不了了之。
怎料这两人是爱较真且行动力直赛扎克伯格的两朵奇葩,经过层层把控调试,新鲜的议案得以顺利执行。
这冲破固有规则,略显荒唐的奇葩议案一被公之于众,备受争议,否决之声占了半壁江山。奈何位高权重,不可撼动。更何况,谁让本校校长和隔壁大学刚上任的校长是铁哥们。
木已成舟,照办就是。
看来,人与人之所以能成为好朋友,必定是有共同喜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