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德云社里那些事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2025老书暑假  乒乓球   

鳄鱼(张九龄)

德云社里那些事

王宁涵指尖划过结婚证上烫金的国徽时,张九龄正举着手机调整角度。客厅落地窗把傍晚的霞光漫进来,给他毛茸茸的发顶镀了层暖黄,“涵涵你往这边点儿,别挡着红本本。哎~对,笑一个。”

她配合地扬起嘴角,看镜头里两人交叠的手托着那本红册子,他无名指上的素圈和她的在光线下碰出细碎的闪光。按下快门的瞬间,张九龄突然低头在她发顶啄了一下,照片里便留下她微微错愕的侧脸,和他眼里藏不住的笑意。

"发哪儿?微博行吗?"他戳着微信对话框问。

王宁涵抢过手机翻了翻,最后选了朋友圈。配文想了半天,敲下"以后请多指教啦,张先生"。点击发送的瞬间,玄关的门铃响了,是来蹭饭的共同好友大林。

"哟,这就开始秀上了?"大林探脑袋看见茶几上的结婚证,伸手就要拿,被张九龄拍开,"小心点儿,给我碰脏了,这玩意儿比你手可金贵多了。"

王宁涵笑着去厨房端菜,听见客厅里大林咋咋呼呼的声音:"我说什么来着?当初把你俩往一块凑,就知道有这么一天!还记得第一次见面不?九龄哥你气压低得把可乐都吓洒了,人宁涵裙子上黑一块……"

"去你的。"张九龄笑骂声混着玻璃杯碰撞的脆响,像颗石子投进王宁涵的记忆里。

第一次见面确实是在大林组的局上。那时候王宁涵刚从南方调回北京,租的房子就在德云社附近。她和大林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之前总在网上聊些老电影,他说要给她接风,顺便介绍几个靠谱的朋友认识。

她到的时候包厢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张九龄就坐在靠窗的位置,穿着简单的白T恤,正低头听身边人说话,睫毛在眼睑投下一小片阴影。王宁涵本来就认生,被大林一推,趔趄着差点撞到桌角,是他伸手扶了一把。

"你好,我是张九龄。"他声音比在台上听着低哑些,带着点没褪干净的少年气,也比台上更安静。

王宁涵吓着了还没回神,先说了声谢谢,刚想找个位置坐下,手里的可乐不知怎么就晃了出来,深褐色的液体顺着裙摆往下淌,在米白色棉布上洇出难看的印子。她当时羞窘得想找地缝钻进去,张九龄却二话不说脱下外套递过来:"先披上吧,别着凉。"

那件带着淡淡洗衣液香味的黑色夹克,后来被她洗干净了,却总找不到机会还。直到第二次见面,是在他的小园子里。

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张票,散场时在后台门口被大林堵住,硬拉着去吃宵夜。张九龄刚卸了妆,额前碎发湿漉漉的,看见她时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外套呢?"

"洗干净了,下次给你。"

"不急。"他拉开椅子让她坐,点单时特意嘱咐老板多放醋,"听大林说你爱吃酸的。"

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很多,从北京的天气聊到她工作的出版社,从他新排的段子聊到她小时候养的猫。王宁涵发现,舞台上挥洒自如的张九龄,私下里其实很安静,说话时会认真看着对方的眼睛,偶尔被逗笑,会下意识地挠挠后脑勺。

后来联系就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他演出结束,发微信问她睡了没,要不要出来吃碗面;有时是她加班到深夜,他刚好收工,顺道开车送她回家。车窗外的路灯拉长影子,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沉默的时候也不觉得尴尬。

转折点是去年冬天。王宁涵去哈尔滨出差,赶上暴雪被困在机场,凌晨三点发了条朋友圈吐槽。没过十分钟,张九龄的电话打了过来。

"冻坏了吧?"他那边背景音有点吵,像是在户外,"我让朋友在哈尔滨的小剧场给你找了家酒店,地址发你微信了,别乱跑,他一会去接你去。"

"你怎么还没睡?"王宁涵裹紧羽绒服,听着电话那头呼啸的风声。

"刚散场,在门口等车呢。"他轻描淡写地说,"你先去酒店,明早我再联系你。"

第二天她才知道,他为了让哈尔滨的朋友帮忙安排,愣是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里站着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各种承诺。那天晚上,王宁涵看着窗外漫天飞雪,突然很想抱抱这个总是默默做事的男生。

回来之后,他们的关系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他会记得她不吃香菜,也会在她来园子时提前留好前排的票,会在她抱怨工作难搞时,发来一段自己攒的冷笑话。

真正捅破那层窗户纸,是在去年跨年夜。

王宁涵被同事拉去参加跨年派对,吵吵闹闹的音乐让她头疼,正想溜出去透气,手机震了一下,是张九龄发来的消息:“下楼。”

她跑到公寓楼下,看见他靠在摩托车旁,手里拎着个保温桶。“给你带了饺子,芹菜猪肉馅的。”他搓着手哈气,“知道你不爱吃外面的速冻饺子。”

白汽在路灯下散开,王宁涵看着他冻得发红的鼻尖,突然就说了句:"张九龄,要不咱俩试试?"

他愣住了,手里的保温桶差点掉地上。几秒钟后,他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像落满了星星:"你说真的?"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咧开嘴笑得像个孩子,伸手想抱她,又想起什么似的缩回手,在裤子上蹭了蹭才小心翼翼地紧紧环住她:"那以后,你就是我女朋友了?"

"嗯。"王宁涵把脸埋在他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觉得整个冬天的寒冷都被驱散了。

后来的事,就像水到渠成。见过双方父母,在她生日那天,他把戒指藏在蛋糕里,差点让她吞下去;在他专场结束的返场时,他对着台下几万人说"我女朋友这次也在台下,有点紧张";在一个普通的周末早晨,他煎着鸡蛋突然说:"要不领证吧?"

王宁涵当时正咬着吐司,含糊不清地问:"什么时候?"

"就明天?"他把煎蛋盛出来,眼里闪着期待的光,"我看黄历了,明天宜嫁娶。"

现在想来,好像所有重要的决定,都发生得自然而然。就像此刻,大林已经吃得满嘴流油,还在那儿念叨:"我跟你们说,当初九龄哥天天问我'宁涵今天干嘛呢''宁涵喜欢什么花',那股子怂劲儿,我现在想起来还乐呢……"

"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张九龄夹了块排骨塞进他碗里,转头看见王宁涵正望着窗外发呆,"想什么呢?"

"想第一次见你。"她笑着说,"大林说得对,那时候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跟你领结婚证。"

张九龄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她:"我想到了。"

"嗯?"

"从第一次在大林那儿见你,看见你脸红着说谢谢的时候,我就想,这姑娘真好看。"他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亲昵,"后来跟你相处越久,就越觉得,这辈子就是你了。"

大林早糊弄饱了,撇着嘴离开,临走还在冰箱搜刮了一圈,美其名曰是媒婆费。

窗外的霞光渐渐淡了,华灯初上的北京城像铺展开的星河。王宁涵望着对面眼里带笑的男人,突然觉得,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其实都是命中注定。

手机在桌上震动起来,是朋友圈的消息提示。王宁涵点开一看,张九龄发了条新动态,只有一张照片——是她举着结婚证的侧脸,阳光刚好落在她嘴角的梨涡里。配文只有两个字:"我的。"

她抬头撞进他温柔的目光里,突然想起领证时,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你们俩名字里都有个宁字,真有缘分"。

霞光彻底沉进西边的楼群里,张九龄起身去开灯,暖黄的光线漫过茶几上的红本本,烫金的字迹在暗处泛着柔和的光。王宁涵看着他忙碌的背影,想起上午在民政局门口,他非要让工作人员再拍张合影,说要贴在钱包里。

"发什么呆?"张九龄把盛好的汤递过来,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带着温热的触感。

"在想,"她舀了一勺汤慢慢喝着,"原来领完证是这种感觉。"

"什么感觉?"

"就像...买了张永久有效的戏票。"王宁涵笑了,"还是前排正中间的那种。"

“你这比喻也不恰当啊,我这票可就卖给你一个人哈。”张九龄挑了挑眉,伸手刮了下她的鼻尖:"天天在家给你演专场。"

大林发了信息过来:"以后当着单身狗的面少腻歪。对了九龄哥,下周专场门票我可帮你留了最好的位置,宁涵去不去?"

"还用你说。"张九龄往王宁涵碗里夹了块鱼,"早留好票了。"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远处传来零星的烟火声。王宁涵低头看着碗里的鱼,突然发现他挑掉了所有的刺。就像这一路从初识到相守,他总是这样,把所有的麻烦都悄悄处理好,只把最妥帖的温柔留给她。

手机又震了震,是妈妈发来的消息:"晚上早点休息,明天和九龄一起回家吃饭。"她笑着回了个好,抬头时正对上张九龄的目光,他眼里的笑意像浸了蜜,甜得让人心头发暖。

红本本安安静静躺在书房抽屉,是在无声地宣告着,从今天起,他们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两个人携手并肩的一篇。

上一章 西厢记(陶阳) 德云社里那些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金毛(王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