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府里住着岳凝和大长公主两人,冷情来见岳凝的时候,沈莞也在。
有点尴尬,因为当时她质疑了一个受害者。
不,不能说是质疑,而是直接定罪。
沈莞有些歉意,毕竟没有证据就是信口雌黄,她一心想要查明真相,对她来说,秦家三房的这些后辈确实无辜,现在她也是这么觉得的。
秦安做的孽该秦安来担,如果为了报仇就把无辜的人杀害,那样的行为跟秦安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了。
秦安杀的是真正无辜,家世清白的人,而冷情杀的,是留着拥有罪孽血液的人,怎么能一样呢?
恶意杀人与报仇杀人,是两个概念。
但沈莞说的也没错,毕竟被秦安又杀又虐又辱的人不是她,她当然觉得无辜了。
想跟冷情道歉,话到嘴边又出不了口。
她还是怀疑。
那十三具尸体,除了秦老夫人指认出的杨姨娘,其他十一具女孩的尸骨,根据典当行与秦安的口供,有九具尸骨是有身份的,只不过物是人非,能联系上家人的,来认领的,也就寥寥。
虽说那些人都有动机,可唯独采荷这个受害者家属是距离秦家最近的,也是最有作案时间的。
而且案件结束之后,林氏又莫名死了,被人炸死的。
典当行的老板在被行刑之前就化成了一滩脓血。
这些人,可以说,都是杨氏的仇人。
人如果没病,不会无缘无故死亡,而且他们也不是自然死亡,幕后一定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凶手。
沈莞觉得采荷一个平民有这样的能耐不符合逻辑,可她又是唯一的嫌疑人,所以内心特别纠结。
最后被燕迟各种开导,才放下,决定日后要专注于晋王和自己父亲的事情。
但她看到冷情的时候,又忍不住想,所以两人打了个招呼之后,沈莞就出去了。
岳凝和沈莞是好闺蜜,她的怀疑岳凝也知道,只是不相信: “清沅,你要来京城怎么不跟我说呢?”
她不满:“我喊你跟我一起来京城你不愿意,你就要自己来!”
虽然她和沈莞是好朋友,但这也不影响她和冷情做朋友。
只不过亲疏远近,岳凝是分得清楚的,大长公主也和她说过,采荷与她不是一路人。
恩情就是交易,交易结束了,人就可以疏远了。
作为郡主,没有必要硬去贴一个平民。
再说对方也不一定买账。
岳凝听进去了,没有主动,但冷情来了,她也不会扫兴。
出于礼貌,冷情也同样:“你来京城时,我的店还没打理好,如今打理好我就来了,可没有故意的!”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冷情就借口忙开店的事走了。
岳凝没有挽留。
在沈莞和燕迟身边,经历了好几个案子,她也成长一些了,知道哪些人是能交心的。
而冷情,是属于不愿跟她交心的那一挂。
没关系,也用不着遗憾。
……
出门以后,冷情去了一家离府衙不远的染墨画馆。
天道社明面上的社长宁不易,就是那里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