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莞是巾帼英雄?
她是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了吗?是打仗参军抵御外敌了,还是向外宣传了好的思想,让国人学习了,进步了?
巾帼英雄的定义,是在历史与现实中,做出卓越贡献,或者展现出非凡勇气与担当的女性,她们行为具有正面意义,能激励他人。
沈莞激励了谁,教化了谁,又升华了什么,还是救世了,值得被歌颂为是“巾帼英雄”?
当时她只是秦九娘子,名声还没有广阔到到大部分人都认识吧,更别说是认可她的行为与贡献了。
所以,“巾帼英雄”四个字,从何谈起呢?
再说,知法犯法,冒名顶替秦九娘子的,也是她啊。
虽说是有原因的,但她是为了她的父亲,为的是她的私人情感,又不是为了世界。
自古以来,为国为民的,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英雄,如果只为了一个人,那也只有在那个人的眼里,才是英雄。
沈莞是为了沈毅,又不是为了燕迟,燕迟这滤镜来的也太自然了,捧她也就罢了,还要贬低其他女子。
——本来故事主人公里还有岳凝,但因为安阳侯府对冷情确实有帮助,哪怕这帮助更准确来说是交易,但她还是给了这个面子,没有把岳凝一同传出去。
不过想来岳凝也听得见那些姑娘们义愤填膺的议论。
相比来说,冷情更算得上是一个值得她们学习的人。
从平民到县主,到王妃再到皇帝。
她也是会女红的庸脂俗粉。
“杨清沅”也是要在史书上单开几页的。
还有燕迟,之前还传是什么战神世子,结果就是说这样话的货色吗?
听说他为了朝局稳定,要隐瞒燕涵的罪,不让皇夫报仇呢。
连燕涵杀了睿王妃的事儿都不顾了。
那可是燕迟的亲娘啊!
睿王妃要是在天有灵,都得感慨一下,生了个冰块啊。
他们最起码,知道什么叫“报仇”啊。
再说,燕涵的罪都被这样曝光了,也没见朝堂大乱啊,相反,陛下给姑娘们许多见世面的机会,还做了很多新奇且方便的工具呢!
不过,这大多数是来自姑娘的吹捧,男人们心里肯定是有意见的,他们对这个社会男女地位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即便冷情做了很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依然有人会在私下里嘀咕,觉得女人就应该做男人的附属品。
这样的人,冷情都懒得理。
没办法,世界上人太多了,谁会在乎某些人的阴暗心思呢,要是有那个胆光明正大,冷情确实会高看一眼呢。
看完就差不多魂归天外了吧。
她改善生活,不是为了听到骂声的,臭不要脸都舞到她跟前了,为什么不让其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呢?
话又说回来,除了冷情的功绩是可以口耳相传的,那一条庸脂俗粉和巾帼英雄的对比之语也被编成了小调,流传多年。
《燕语反调》
柴门启,烟袅袅。
暖征袍,银针挑。
非是沙场刀光闪,灶前烟火也温暖。
守关山,守家山。
山河稳,不动摇。
不握剑柄握梭镖,织就人间烟火色。
谁道内帷无肝胆,柔情未必输剑戟。
青史若只记英豪,并肩何须共挥刀?
这不是冷情授意的,是姑娘们自己编的,为的是告诉所有人,不管男女是各司其职还是做相同的事,女人,不比男人差,女人,也配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