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归彦费了那么多口舌,吐槽李祖娥的骚操作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俗话说,杀人诛心嘛!
可能高殷做梦都没有想到,第一个背叛他的竟然是生他养他的母后吧。
哎呀,真是可怜呐。瞧瞧那绝望的脸啊……
高归彦从袖子里拿出一包毒药,然后倒进了酒壶里,晃了晃,倒进一个杯子里,将酒杯递给高殷,“正道啊,喝了吧。”
“你!!”高殷大惊!他吓得后退,他已经意识到了,今日怕就是他的好六叔终于忍不下他了。
“喝吧。”高归彦面无表情道。
“不,不……不!!祖母说过了,我已经将皇位让给他了,他怎么能!怎么能!!”高殷非常害怕,吓得语无伦次。
“本王也是听命行事,你别让我难做。”
高殷吓得要逃,他要逃出去!他不要死!
但他怎么可能是高归彦的对手?他可是将军啊,身体素质就不知道强了高殷多少倍。
没两下就把高殷制服,而后生生将毒酒灌了进去。
“不!咳咳咳,不,不要!我不要死!”
高归彦冷眼看着高殷无力的挣扎,撕心裂肺的想要将酒水吐出来,但是此毒发作很快,没一会儿,他已经要睁不开眼了。
高归彦在高殷耳边道:“等你下去了后,下辈子再来找本王报仇啊。哦不对,你死了后,别找本王,本王可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你不是,本王一向是恩怨分明啊。”
生怕高殷死后真的找他报仇,连忙道,“就是坐在那把椅子上的那位要本王杀的你啊。本王也无奈不是。”
“等你没了后呢,就化为鬼混去找他报仇吧。日日纠缠折磨他……”
“总之就是别找本王啊。”
高殷临死前,眼睛瞪大看着高归彦离开的方向,心里下了一个诅咒,“高归彦,你毒杀我,我诅咒你,你会死于谋反的!一定会死于谋反!!”
*
自从高殷被废,只能在别宫宛如坐监狱一样的当什么济南王后,他越来越孤僻,不喜人打扰,更懒得和妻妾打交道。
但郑氏自诩早早嫁给了他,和他有一些话题,还是会几天过来一次看看的。
而太子妃?
“啊!!王,王爷!!”这是曾经早早嫁给时为太子高殷的良娣,郑氏。
至于太子妃李难胜?小姑娘今年才十二岁,平时挺安静的,因为她皇后姑姑李氏,十一岁就被嫁进东宫,父母亲人们都告诉她要和太子相处好,早早地给太子生个儿子,没人关心她的年龄是多么幼小,没人关心她一个人进宫独自面对未知的命运。
小姑娘得知她的太子丈夫当上皇帝后,虽然她成为了皇后,但她却并没有皇后的尊荣(李难胜是高殷仅有有据可查的配偶,但并未被正式立为皇后),反而要经常去给姑姑也就是她婆母请安。
皇帝被废了,险些性命不保,还好皇帝没有杀他,要不然,她真的不知道未来。
家人没有谁是爱她的,只教育她要学学姑姑,以后做皇后,生儿子当太子……让李家一直做皇帝的妻族与母族。
但没有人告诉她皇帝被废了,她该怎么办。
郑侧妃的人将王爷被人毒杀的事告诉她,十二岁的太子妃懵了,她能知道怎么办?
别宫有一辆马车低调的停下,郑侧妃带着一个包袱,临走前告诉她,“王妃娘娘,王爷没了,妾要回家了。我爹爹来接我回去了。至于以后是嫁人还是什么,还得和家里父母商量商量。我荥阳郑氏也是世家大族,也许我可能再嫁吧。但我经此一遭,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好亲事,……罢了罢了,我说这么多做什么,也许我会一直在家呆着。”
“你,想必你家也很快就有人来接你回家吧。你还年纪小呢,只要在家待上三四年,谁还知道你曾经是济南王妃呢?”
李难胜羡慕的看着郑侧妃的家人派来的马车接她回家,从此,世上没有什么济南王侧妃郑氏,而是多了一个郑氏待嫁姑娘。
郑侧妃走了,她呢?
李难胜好迷茫。
等啊等,等了好久……
济南王没了,世人都心照不宣,肯定是皇帝杀的,下面的人走的走逃的逃散的散,她的前路如何呢?
她没有家人了,家人都放弃她了。她也不想再嫁人了,嫁人好恐惧。
虽然表哥待她还好,甚至可以说是她唯一的温暖,但是表哥是以表妹待她的,毕竟她太小了,情爱都不懂,表哥和郑侧妃还算恩爱些……她何去何从呢?
李难胜孤苦伶仃……她选择到妙胜寺削发为尼,并成为主持,法号等行。
【(九年后,)武平元年,李难胜郁郁而终,年仅22岁,死后以尼姑身份落葬。】
*
高演出于政治利害关系把高殷杀害。
也许真的是有报应,也许高殷死后化为冤魂真的去找皇帝六叔报仇,高演竟然奇怪的生病了。病的还很严重,把亲娘娄太后都惊动了。
娄太后前来探病,看着儿子都病了还辛苦的批折子,于是随口道,“延安何不给自己放假两天,将正道叫来帮你批折子多好,那孩子如今只是济南王,自幼受的储君教育,不好浪费人才啊。”
高演心虚了,随口“嗯”了一声,“朕知道了。”
娄太后问都有谁来看望他了?
皇帝生病了,高氏的人哪能不表示表示关心?
长广王在晋阳不清楚,但高绰在邺城呢,早早就和太子堂弟高百年去看望皇帝了。
高演还感动地道,“南阳王比太子还孝顺。”多好的孩子,怎么偏偏是步落稽那个不着调生的呢。
高演听过很多宅斗故事,还有父子感情之类的,一直操心高绰因为一直养在他的身边被迫和父母分离,会不会导致侄子和父母感情不好,万一长广王夫妻带着嫡次子来晋阳,高绰看到父母只宠爱弟弟怎么办啊。
孩子得多委屈哦!
所以平时高演都经常给予侄子关心,有时候甚至外人看着好像比对亲儿子太子还好。
皇帝特别说出南阳王早早地就和太子来看他了,还有一些其他人,比如有兄弟侄子等。
娄太后没听到皇帝说“济南王看他”,就问,“正道没来吗?难道这孩子还在心里怨恨你?”
高演本想撒谎,但是不屑撒谎。
娄太后看着儿子如此,眯了眯眼,“怎么?济南王没来?他没听到你生病的事?”
高演转移话题道,“唉呀,母后,朕只是小病罢了,不用惊动太多人的。你瞧,九弟就不知道啊。”
娄太后快气死了。
她厉声问,“哀家问你,正道为何没来!快说!!”
再三问高殷的所在,高演不应,太后知道高殷已被害,发怒,“哀家曾经怎么说的,“不许杀高殷!”你为何不听!!”
高演也恼了,顶撞亲娘,“母后你别再管了,朕想永除后患有什么错?!朕这也是为了百年!”
娄太后也气,对着皇帝儿子嘲讽道:“什么为了百年!若是连皇位坐稳都需要你这个当爹的帮着除掉威胁,那等你死了后你还能帮他吗?还有谁能帮他吗?”
提提明朝朱元璋就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一代人做一代事。他为了扶持太子朱标的庶子朱允炆登上皇位,居然将大部分的“有威胁的”都给杀了,看似没有威胁了,但等威胁真的爆发后,朱允炆根本不可能有那个本事解决的。(这只是我的个人的想法,我其实挺喜欢明朝的。)
不是娄太后瞧不起人,而是她真的觉得高百年还没高殷小时候聪明呢。
同样是五六岁成为的太子,高殷小时候“机敏聪慧”可是史书都写了一笔的,反而高百年大概他是因为被九叔所杀才有点名气的样子。
高演内心并不想暴露自己其实是不如二哥高洋,就连太子也平平无奇的事实。
只好恼羞成怒的吼道,“这就不劳母后担心了!百年如何,自有朕为他谋划!”
娄太后冷脸,丢下一句道,“呵!既然如此,那你以后别后悔!!”转身气得走了。
和亲娘说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没错,但亲娘丢下的那句“那你以后别后悔!!”却深深地钻入了他的心脏,扎根,发芽。
没过几天,心情平静下来后,高演又愧疚起来,觉得自己对不起兄长高洋。这种内疚的心情整日整夜折磨着他。
不久,他神志开始有些错乱,“啊啊啊!有鬼!有鬼!!来人呐!”
高演最怕鬼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人死后真的有鬼魂!
“一定是高殷,一定是他!他来找朕了,他来找我了……”高演自言自语,甚至有些疯癫了。
皇后元氏得知皇帝老公疯了,也不好好上班工作养老婆孩子,反而说好好地晋阳宫有鬼!
“哪里有什么鬼啊!那都是古人骗咱们的。”皇后才不信呢!她可是无神论者!
鬼神这东西都是他们这些统治者骗那些没文化的百姓的。
她可是出身元氏,有文化着呢!才不会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