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女性,我为什么会觉得有房有车的独生女结婚很吃亏?
作者:菠菜
摘自知乎
主要两个原因,第一,你目前没有资产规模到要再生产瓶颈和继承保护的时候;第二,女性的社会资源再生产和基因血亲继承,的确在年轻的时候时间有点不够用。
先说第一点,你现在自我定位还是独生女儿,且也是学生,你说的资产,都是你父母所有的,也就是说在目前你的眼里,这些东西肯定在生活层面“够花”,但怎么保值增值是没有想法的。而哪怕你是独生女,这些资产要成为你单独个人财产来支配,可能也要等父母百年以后,所以对于目前的你来说,等父母的资产练手,起码是三、四十年以后的事情了,所以你目前的自我身份是被继承者,而没有找自己资产继承者的需求。
现代婚姻对于有产者来说,就是精神上的愉悦,以及经济上的合作。
精神愉悦并不是非要结婚才有,恋爱也好,朋友也好,还有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都可以给人带来某种自我满足。何况结婚证也不保护精神,所以本来这方面功能就弱了。
婚姻更像一个经济合作合同,合作的资产规模越复杂,当然就越需要合同来保护。如果我们两个的财务状况都简单到每天就合作吃一碗面,那我们也不用和饭店签什么合同,但一旦到了固定供应商,经销商什么的,有帐期要备货了,那当然就要各种谈判,合同,什么的。如果对收益更看好,要合作股份了,那么就有大家一起开个新公司的可能了。
现代婚姻,也是如此,你现在手上的资产都是你父母的,也没有其他合作渠道扩大资产的机会,那么自然没有婚姻的需求。而且,资产规模到了一定地步,就是有再生产的冗余了,那么还有再生产方式的问题。
比如说,一家公司,现有业务红红火火,但到了边际效应瓶颈,要不要开拓新的业务,要不要培养能继续自己理念的人才,这个问题也就浮现了。就好像你父母,学区房就未必是给自己准备的,可能也不是给你准备的,而是开始给你的继承人准备了。
人生发展有时候也是这样,你拼到一定时候,发现在扑下去自己的时间,也就这点产出,那么就多少想换个方向,多补充点人生经历。
通过婚姻而产生的继承人,无论在法律上还是自我心理层面,基本都是天然最舍得资源共享的最优候选人,这事其实和保暖思淫欲差不多,资源丰富了,自然就有希望有人继承自己打狗棒的问题。
但是,第二点就是,女性在年轻的时候,要靠自己资源丰富到再继承的阶段,社会资源和血亲继承人之间,似乎是有时间安排冲突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类的学习期已经大大拉长了,许多社会资源的创造及分配,要参与进去的学习门槛可能就是硕士毕业,再加上自己的悟性和机缘,人到三十刚刚在社会资源创造和分配摸到点边,但是在血亲生产的时间点里,已经是大龄女性了。
再加上近阶段,大社会现象正好是一轮急速发展结束,可能会产生一段反复期,在这个时候,工作环境可能会进一步苛刻,要参与社会资源的创造分配所挤占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更大,对于女性来说,为了要保护有点竞争力的坑,也不舍得花时间去生孩子。
如果自己所继承的资产,在自己这代不仅再扩大的可能性变小了,还可能预期里缩水很多,多找一个人,不但做不到蛋糕,反而可能分走自己的蛋糕,那么当然就对扩大生产无感了。在预期下降的环境里,开公司也好,生育率也好,都开始走低,这也很正常。
所以婚姻合作吃亏不吃亏这个事情,是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创造者的身份去考虑,才能真的权衡利弊的,如果永远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继承者,那么的确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麻烦和风险。只有到了自己有先吃自己做的蛋糕,判断出自己的蛋糕有没有剩,剩了该怎么再分配的实力和觉悟,你才能有需求,有勇气,也有判断力,去找一个同样会做蛋糕,分蛋糕的搭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