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问易垵,为什么父母给他取的名字“关山隐”不用,却用一个极为普通的“易安”,少年轻笑:“有位名人说过”江山易安定”,此垵非彼安,易垵便是从其中摘取出来的,我也觉得,江山易安定。此”那人道:“试问,这是哪位名人说的,让老朽也知道知道。”“易垵。”易垵不理会那人的蔑视,继续说道:“而“关山隐”,具有退隐山林的意蕴,我的“志”在于平定中原、让万民安居乐业,哪儿能退隐山林呢?”
易垵怀惴着自己的大志、带着自己的“江山易安定”笑着走了。那人看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道:“江山易安定,少年需努力呀!”
易垵辞别父母、带着自己的大志和名言走上了征途。留下关老爷和关夫人在关府门口拉着刚满六岁的妹妹,他们看着易垵的背影,想要劝阻却又想起了昨晚:昨晚易垵下定决心要走,怕父母不同意为此还谈论自己的大志谈到了半夜,最后还是关父答应了,他才闭上了他那滔滔不绝的嘴巴。
关夫人虽然很不舍,但作为一个母亲,她也很支持自己儿子选的道路,也为这样爱国的儿子而自豪。她小心地把儿子一年四季穿的衣服整齐地叠在一起,另外塞了二十两银子在包裹里,最后熬夜在另一件衣服的内衬里缝了两百里银票。
关夫人拉着女儿,她看着自己儿子离去的背影,看到儿子正穿着昨夜特缝的衣服,心里踏实了不少:“但愿能帮助到他。”
关老爷拍拍她的肩,自豪地说:“月眠,放心吧!易垵不愧为我的儿子,颇有我当年的风范,而今哪有儿子只依靠父母,他们也该出去打拼打拼,闯出自己的事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了。”关夫人苦笑道:“理是这个理,但哪一个孩子不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要让他一个人在外漂泊、无依无靠,身为人母,我又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苦啊?”
关森安慰她道:“易垵的大志是要安定天下,安定江山。那肯定要去京城啊!”
商月眠听后放心了不少,随即拉着女儿跑进府里:“我怎么没想到!我现在就给皇上(商歼)写信,让他接应、照顾易垵。他前几天还念叨着易垵呢!”
关森笑着看着商月眠兴奋的背影,也跟着走了进去。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恭喜谢俞走出国门!

朝哥不要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