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修也有孕七个月。太后娘娘也允家人入宫探望,明日你记得领些银子入宫带去。”
朱大人端起茶抿了一口,眼睛平淡的望了眼身旁坐着的陶氏。
陶氏着素色华服,她眉目清俊十分漂亮,气质也是端庄秀雅。
闻言,浅淡一笑,眼尾的细纹徒添几分柔和。“老爷放心,我都备着,只盼那天入宫见娘娘呢!”
朱成凛满意的笑了笑,赞了两句,不待陶氏挽留,人便匆匆的赶去书房。
林嬷嬷换了盏茶,抬眼觑了一眼面色不虞的陶氏。
“那丫头果然是好命,成了一宫娘娘后不久身怀有孕。可怜我柔儿,只能嫁给萧家之子为妻,没有那做娘娘的命。”
陶氏绞着手里的帕子,语气也是阴阳怪气,话里话外透着不愉。室内的丫鬟婆子全都被遣去门外,林嬷嬷松了口气,这话若是传到老爷那,大夫人只怕又会被冷落。
“大小姐性情温良,紫奥城的杂尘多,不适合大小姐。做一位武将的正妻,日后出嫁了,大夫人也能时常见面。”
林嬷嬷安抚着陶氏,见她面色转而平静,以为她听进去了。
“庶女都能做娘娘,偏生我家柔儿不行,那哪行啊!且不说柔儿自幼便有我请大师细心栽培,不就是为了让她高出那庶女一层,高出旁人一等,如今这身份自然也不能低。”
林嬷嬷站在那,浑身发冷,刚想开口劝,一抬眼对上了一双不容置喙的双眼。跟了陶氏二十多年,她也自知她的性子。
“娘亲——”
疾步走来的柔则着橙红长袭纱裙,外罩玫红锦缎小衫。缎带围着纤细柔软的腰肢,挂着一块上好的和田玉。鬓发低垂斜插一支简单却不俗的步摇。
她含情的桃花眸笑意盈盈,唇边洋溢着纯真的笑。
“娘亲,方才我听门外的丫鬟说您明日要进宫探望小宜,可是真的?”
陶氏心里暗骂了句碎嘴的丫鬟,拉过柔则的手在自己身旁坐下。似是感叹,“娘的柔儿长大了,明日就随娘进宫去看看宜修。”
柔则唇边的笑意微敛,似是为难,“可爹爹嘱咐我不能外出。”继而脸颊染上一抹红晕,“再过不久就要议亲,如今也算待嫁闺中,如何能出府?”
她的语气无奈,有些难过道:“还是算了吧!我做了些荷包和小孩子玩耍的布娃娃,我等会让玳瑁回我闺房取来,您明日入宫带给小宜。”
陶氏将柔则耳边的鬓发挽入耳后,望着女儿娇俏美貌的容颜,心里狠了狠。柔声安慰道:“你与宜修近一年未见,相必也是想念她的。你爹爹念你们姐妹感情深厚,定不舍得责怪。”
柔则嘴唇不自觉的抿起,俏生生的开口:“我自是想念小宜的,也不知她在宫中过得好不好。”
轻手掐了掐柔则白嫩如美玉的肌肤,陶氏低声诱哄,“既然如此,明日我们一同进宫去探望宜修。”
“你绣的荷包和小娃娃,亲手给宜修她一定会更高兴的。”
“绣的也不是很好,不知道小宜喜不喜欢。”她的语气略显腼腆。
陶氏揽过她的肩,避开有些长的指甲用指腹揉了揉她的脸,“你明日亲自去瞧瞧便知道宜修喜不喜欢了。娘的柔儿,做什么都是拔尖的。”
家世容貌拔尖,嫁的夫婿自然也要拔尖的。只盼着她的柔儿入了宫能将自己护好,将紫奥城形势看清,将皇上拢在身旁。
“柔儿,娘的柔儿,你一定要平安喜乐,活的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