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陕西省安康市一个偏远的山村里随着一声啼哭,杜瞎子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女儿的降生。
杜瞎子原名杜秉德,由于天生双眼视力几乎没有,只能感觉到一丝丝光亮,所以村里人都习惯叫他杜瞎子。杜瞎子天生残疾,可是上天并没有眷顾于他,在他十五岁时父母相继去世,本来贫穷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年纪太小,又有眼疾,无以生存,自己摸索着学习了编织手艺,从此便靠编织一些柳树条框子簸萁之类的艰难度日。
在他三十岁时村里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给他介绍了同样残疾的邻村女人吴氏与他为妻。这位吴氏比杜瞎子大四岁,也是孤零零一个人,由于有轻微的精神疾病,所以一直没人敢娶。
虽然吴氏也有残疾,可这对于杜瞎子来说已经是天降喜事,毕竟以后再也不会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生活了,两人婚后一年便生了大女儿杜玉姝,这个好听的名字还是族里名望很高的杜阿公给取的。杜阿公觉的这孩子以后肯定会出人头地的,庆幸的是杜玉姝身体健康,聪明伶俐,并未遗传吴氏的精神疾病,村里人也都很欣慰杜瞎子的孩子这么聪明乖巧。日子虽然依旧很贫穷,可是杜瞎子心里有了盼头,日子一有盼头人也就有了向前冲的尽头。
在玉姝三岁时吴氏又生了一个女儿,虽然还是女孩,杜瞎子却无比的高兴,他万没想到自己也能双女承欢膝下。二女儿的名字还是杜阿公给取的,继续延用玉字辈,这样杜秉德家就可以从此人丁兴旺,延存有序,二女儿取名叫杜玉珠。可能是亲情关系,吴氏自从生了玉姝后就很少犯病了,生了玉珠以后几乎就没有犯过病。
村里人看到杜瞎子的生活有所起色,也很喜欢玉姝玉珠这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也知道父母的艰辛,都很努力的要改变这个贫穷的家庭。
自从两人上学后,学习都很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是妹妹杜玉珠,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这让杜瞎子活的更加自信,虽然他看不到,但他明显能感觉到村里给对他态度有所变化。
玉珠一心想用知识改变命运,走出这贫穷的大山深处,她每天帮父母做完繁重的家事就努力的学习,虽然没有很好的习题,很好的学习环境,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中,杜玉珠终于迎来了她人生的第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中考。
中考考场设置在县一中,可是从家里到县上要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考试第一场是语文,要赶上第一场考试必须头一天住在县里,第二天才能不迟到,可家里的经济状况,哪有什么钱她在县里住一晚。无计可施之下,她决定当天半夜就出发去县里参加考试。
姐姐不在家,父亲看不见,那天凌晨三点玉珠起床收拾好准备出发赶往县里,母亲吴氏要跟着去送女儿考试,懂事的玉珠知道父亲看不到家里离不开母亲,便坚持让母亲在家不必去送自己。母亲强扭不过只能作罢,看着单薄的玉珠的背影,吴氏心如刀绞,眼泪禁不住落下,是这个贫穷的家让孩子这么受苦的生活着。
崎岖的山路,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整个天空黑的如漆一般,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山里动物的叫声,在这条通往明天的人生道路上,玉珠一人默默承受着恐惧,承受着前方不知的危险继续摸索前进。或许这就是她整个的人生轨迹,没有光明,一人孤苦伶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