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自己弟子的捧高踩低的态度,虽然已经离开了朝堂,但是能在朝堂经营这么多年的老狐狸,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自己学生的花花心思?
闲赋在家,关系网被剪了网线的官员简直气得要死,也有些心寒,且不论心,单论迹。
他们对那些还没有踏入朝堂的年轻人可是很不错的,必要的投资也是一笔客观的数字。
虽然他们不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但是享受到了实惠的一部分学子却没有资格忘恩负义。
可是人家没有表达出来,至少表面功夫滴水不漏,他们还能莫须有的理由胡乱发作不成?
不过这些事情想要报复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虽然如今不在朝堂,但是对付一些不入流的学子还是绰绰有余。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纯粹的人,只要是有问题必留下痕迹,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用什么样的规则。
……
女帝刚刚登基第三年冬,北戎来袭,函谷关艰难支撑,请求朝廷曾兵,信函八百里加急。
女帝非常支持主站,如今的朝堂也大部分是她的人,青年人的热血被点燃,锐意进取,正值风华正茂,肆意飞扬之际,自是纷纷支持女帝的主战派。
但是主和派也是有的,由户部尚书开口,告知陛下想打仗是好事,但是国库没钱了。
要知道打仗打的就是钱和粮还有人,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强大的后方支持,军队是餐风饮露,要自带干粮给你打天下吗?
你吃灯草灰,放轻巧屁呢?人家来军队可不是为了无偿献人头,通常都是一个打工仔的心情,有工资才能运动国家机器。
女帝没有钱,没有粮怎么办?
女帝把私库捐了,并且搞了一个功德碑,捐钱捐物支持打仗的可以得到实惠,离开朝堂的可以凭借好处恩泽子孙。
要知道离开朝堂的那些才是肥羊,世家盘踞数百年,缺什么也不会缺钱,他们现在就缺一个平台,一个机会。
此外就是地位低下的商人了,他们有钱却仅限于有钱,有些东西商人不能用,不能买。
商人手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而女帝手里好东西很多,就是没有粮,没有钱,女帝便寻了一个折中的方法,捐钱。
女帝手里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当初发了一笔战争财,可是把她腰包喂得饱饱的,可是她抄家得多,用的也不少啊!
而且她的钱还要留下来一部分,应付不知道何时到来的天灾人祸等等的不时之需,就算是这几年没有天灾人祸,还有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之类的问题。
官员俸禄要花钱,军队的花销不能少,实行政令要调出钱来准备,朝堂还有人跳出来和她说自己太穷,要向国库借钱。
当然,跳出来向国库借钱的不久后被女帝销了一顿,之后就没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女帝是深刻意识到这句话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