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在位四十八载,一生威名赫赫,功绩斐然,洪武年间,励精图治,劝课农桑,东讨瀛洲,西征蒙古,北伐北戎,四方称臣,海内平稳,研学新学,开创“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发展,扬国威于海外,布皇恩于八方……
她活着四方来仪,她死后无数国人自顾为其立庙,学校停课,商人罢市,工厂罢工,哭声传满京都,全城缟素。
在别处的人得知她逝去的消息,来京都看望女帝的行人星罗棋布,络绎不绝,这场仪式虽在新女帝上位半月后宣布停了,但是私下里却并没有禁止来看望她的人。
直到三个月后京都街道才没有那么拥挤,许许多多人更是三五不时在家中祭拜过女帝才肯吃饭,面容哀戚,闻之落泪。
四方听闻女帝逝去,为其哀悼不止,改其薨世之日为女帝节,跪地痛哭不止,甚至有人自愿为女帝殉葬。
她生前手底下人才济济,虽非全然大公无私之辈,然大部分大节未忘。
哪怕到了末代皇帝,也依旧有人愿为它东奔西走,四处救火,想以一己之力螳臂当车的大有人在。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传承下来的女帝事迹,这是一个永恒不灭,粉身碎骨不怕的精神。
此后薪火相传,带带相传。
……
蜀山战纪番外篇。
洪武十七年。
二月,莺飞草长,阳光明媚,一年好风光。
安府,安浅正在屋里教导玉儿读书,突然外面飞跃进来一个小小的身影。
安浅头也不抬,“下次能走一下寻常路吗?”
“师娘。”
身穿蓝色长衫的小男童噔噔噔跑过来,踮着脚看被安浅抱在怀里的女童手臂下的纸张。
安浅放下握住女童写字的手,把年仅四岁半的男童抱上来,“你怎么过来了?”
张馅饼当年一家逃难到江南,倒是在江南安居下来,一家子第二年生了个孩子,也不叫张馅饼,而是叫张怀安,如今在政府办的学校读书,恰恰分到安浅教导的这一班。
“师娘,好像有人来找你和师傅,我带着玉儿去玩吧。”说完他跑下去,从桌子上拿起一块糕饼啃。
安浅把怀中女童放下,“那我先过去一趟,你和玉儿自个儿玩一会儿,不过完了要记得把布置的作业做了。”
女童是上官警我的孩子,取名上官玉,虽然才三岁,但是眉宇之间清灵可爱,只要日后不长残,长大后定然是一个美人。
张怀安的母亲算得上是一个清秀佳人,父亲也不丑,自然也算得上五官端正,小正太倒是挺可爱的。
如今女帝在位已然十七年,很多事情已经趋于完善,官员之类也算是有些本事,把这个国家治理的还算是好,至少光明覆盖下的大部分地区吃得饱穿得暖。
这一次来找安浅和宋子安的是原先负责海岸那一块的官员,抄近路来的,下了马朝着他们夫妻行了一礼,安浅夫妻也回应了他们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