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浅很快走马上任,不过倒是没有先去朝堂上溜达,而是去了御书房,把近年的账本之类的拿出来查看,按照物差价,人口流动,地域情况,国朝开支……来判断。
既然决定要帮谢辰,自然是要先熟悉一下现在是什么情况,不需要全部,但是最起码该知道的要知道。
而谢辰现在则是负责处理奏折了,把朝堂上的奏折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然后和谢帝商量这个国家该如何治理。
赈灾的事情已经开始了,已经拦不住了,捅到了邺城,也就是皇城脚下,这有些麻爪子,也知道瞒不下去了,于是纷纷让人开城门迎接灾民,并且大部分人都在做灾后工作。
主要是这件事牵扯的太多,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太大了,法不责众嘛。
他们一个个事后表现得好一些,病歪歪的谢帝还能为此而大动干戈吗?
一个个侥幸的心理占了一大半,甚至是还有一些不愿意放手,疯了似得发国难财,他们也不怕,因为自己有靠山嘛,别说,做这些事情的人挺多。
还有就是邪教分子开始在民间开始宣扬一些教会,一些人发展恐慌。
总之这场灾难的到来,仿佛开了一个闸门,什么妖魔鬼怪都从闸门里跳出来了。
不过朝廷老皇帝到底还是有一些手腕,靠着国家机器的横推,很快这件事就平息了下来。
与此同时,大安自谢帝开始的人生迎来了属于谢帝的第二次高光时刻,那就是第一次砍了近万人的脑袋。
这件事也被后世嘻嘻哈哈的说“老好人一般不发飙,这第一次发飙没几个月的时间就去世的帝王也就他是头一个。”
谢帝最高光的时刻:第一次就是他登基为皇的时候,何等意气风发。第二次嘛,就是他本命年死,也是他本命年砍了无数人头的时候。
谢帝是一个稳扎稳打的皇帝,被掣肘许多的皇帝,他一生也就这两个高光时刻,虽然不多,但是他儿子才是最出名的那一个,他也跟着沾了光。
安浅这个时候先不急,谢辰也只是皇太子,情况也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
两个人一直讨论,谢辰有不一样的想法,谢帝则是想先求稳在改革,两个人吵了许多次,都没有统一想法。
谢帝倒是气的有些活力,吃药的时候也没有喊不想吃之类的话。
他想着自己死了就真的管不了那无法无天的小兔崽子了,也不知道会不会作死,还是挺担心的。
他要活着。
其一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帮他儿子一把。
其二则是人类的求生欲了,人谁想死啊!
谢帝到底是没有太多的精力管小兔崽子,他只能干瞪眼,每天喝药咕噜咕噜的,他把把自己补起来。
十月初。
谢帝病重,已经是太子监国。
大旱是过去了,而因大旱沉眠地下的人永远沉眠。
活着的人依旧活着,卖身为奴也好,当街行乞也罢,总之还有命在就是好事,他们相对来说还是幸运的。
许多原本死去的人家家中的田地化作无主之田被官府收缴归来,在知县老爷的牵头带领下,开始了拍卖田地,而买地最多的,自然是有钱人,或者有权的。
至于百姓,活都活不下去了,饭都吃不起了,哪里来的钱买地?
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问题最大的就是民间商人与官府官商勾结下的垄断问题,然后就是土地兼并,皇权不下乡,读书人九成以上是士族的问题等,而其他大大小小的问题说紧要也紧要,不紧要现在也可以先不动。
但是最前提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要知道现在商人在农村到处强买强卖,底价收粮,在高价卖出去。
导致百姓手中无粮,而卖的太高,买不起,就要赚外快来维持生活。
这种情况也是造成土地兼并的原因之一,这就不一一列举了。百姓手中只有勉强足够的粮食,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时间延长下去,无钱无粮下,人就会往野兽方向退化。
这也是为何天灾人祸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起义事件,大多数都是被这个世道所逼,快活不下去了,走投无路下才做出来的选择。
(在生产力高效发展的现代的人只要有手有脚,总是能衣食不愁,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发展几乎为零的古代,也许穷到极致,就真的只能吃土充饥了
什么土?
在电视上看到过啃树皮草根,吃观音土,肚大如斗的人吗?
古代的百姓其实并不是我们在电视剧中所看到的那样安居乐业,因为当权者的更替与交接,少不了有兵荒马乱的时候。
就算是活在一个太平的时代,也极有可能被当权者克扣。
家里粒米不剩是当时的普遍情况,一件衣服也得修修补补又三年的,糖平民用不起,一般的小地主也用不起多少,盐是盐石,盐布之类的,大米饭百姓一般吃不起,肉一年好像也就过年的时候沾一点点。
本身种植业就要考虑天气与气候,不科学的种植和没有肥料的催化和种子的问题,压根就不多。
而且收获的粮食也也不是归农民一人所有,农民辛辛苦苦了一年,收获的粮食还要经过官府的盘剥,到自己手里的量也仅仅能够温饱。
更别提遇到洪灾、蝗灾、旱灾,等这种人为不可控制的因素了。
古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并不是一件空话,古时候的食物对于普通人来讲,真的是和自己的性命一样的重要。
一旦官府把对百姓的徭役与赋税加重,那么被饿死亦或者逼到极致有了反抗的心思,也是常有的事情。
最惨的就是战乱时代,兵卒和土匪没有区别,百姓手无寸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嘎了。
个人想法,不想穿越,一辈子也不想,你怎么能肯定自己一定会穿越成为一小撮的有钱人或者有权人,而且哪怕有钱有权,九成九还是让你为家族付出的,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