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嫔长的人高马大、身体强健的,太医们几副猛药灌下去,她很快就脱离了危险,可颖嫔就没她那么好运了,最后还是太医们用了虎狼之药,才保住堪堪她的命。
不过颖嫔的命虽然保住了,身子却彻底垮了,以后骑马射箭是不能够了,至于生育之苦,她就更受不得了,而且以后她的饮食方面,也要格外精细些,菜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要不然她还得拉肚子。
颖嫔好好的一个人,刚进宫半年多就成了病秧子,实在太蹊跷了,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乾隆下令粘杆处彻查,结果却一无所获。
为此,乾隆还在心里暗暗埋怨颖嫔和恪嫔贪嘴,肉吃不了就送别人呗,没事瞎节俭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堂堂天子养不起她们呢。
而且一想到颖嫔和恪嫔那几天拉的面白如纸的模样,乾隆心里就觉得隔应的很,再没了想要宠爱她们的心思。
最终,为了给蒙古四十九部一个交代,乾隆晋了颖嫔为颖妃,还提前给巴林王的长子赏了爵位,算作安抚,至于恪嫔,家室不够牛掰,毛都没有。
女儿不能生育一事很快就传回了巴林王的耳朵里,他本想再送一个女子来大清联姻的,可他就颖妃一个女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事后巴林王联系了其他四十八部的王爷,可那些人谁也不愿意把自家女儿送去大清,送去干嘛?受罪去啊?谁家的嫡女不金贵?虽然他们女儿不少,可也没有哪一个是多余的。
………………
从木兰回京后,为了能让颖妃安心养病,魏嬿婉把住在咸福宫侧殿的两个小答应都挪去了储秀宫,以后无论宫里再进多少嫔妃,咸福宫都不再添人了,颖妃一个人住在那么大的宫殿里,一定会很舒心的。
随着颖妃和恪嫔的骤然失宠,后宫又热闹了起来,为了能让乾隆多看自己一眼,众妃嫔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去讨好乾隆,可惜,乾隆的性致却一直不高。
在乾隆看来,如今宫里的女子都太无趣了,他早就厌烦了。
老话说的好,人不能憋,一憋就容易出毛病,渐渐的欲.求不满的乾隆就好像一个刚进入更年期的村汉一般,脾气暴躁不说,还看啥啥都不顺眼,特别爱找茬,哪怕有猫狗从他跟前路过,都要先挨上两个巴掌。
自打从木兰回来,大阿哥、三阿哥在朝堂上都表现的很活跃,在朝臣的帮助下,他们也办成了一两件差事,换作往日,儿子有出息了,乾隆一定会很高兴的,可如今,暴躁中的乾隆已然没了往日英明神武的模样,高兴一点没有,猜忌倒是有一箩筐。
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乾隆让毓瑚下旨禁止皇子与朝廷官员来往,只可惜,大阿哥、三阿哥都被权势迷了眼,并没有适可而止,依然在不断蹦哒。
没多久,朝堂更是有了要乾隆立储的声音,这下乾隆心里更加烦躁了,把那些建议立储的大臣好一顿贬斥,随后又找了个由头,把立储呼声最高的大阿哥训斥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