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共有五位皇贵妃,两位生前得封,三位死后追封。
慧贤皇贵妃高氏(?--1745)大学士高斌之女,原为包衣,后入满洲镶黄旗。
雍正五年(1727年),皇四子弘历在成婚前已有官女子(即格格、使女)多位,推测高氏已在其中。
雍正十二年(1734)三月初一,钦奉雍正帝谕旨,于使女中超拔高氏为宝亲王侧福晋。
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同月乾隆帝将高氏母家由内务府包衣抬旗,入镶黄旗;九月二十四日,乾隆帝诏封高氏为贵妃。
乾隆二年(1736)十二月初四,行贵妃册封礼。
乾隆十年(1745)元旦,贵妃旧疾复发;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亲定皇贵妃谥号为"慧贤"。
乾隆十年至乾隆十七年,慧贤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
乾隆十七年(1752)十月十七日,葬入清东陵之裕陵。
哲悯皇贵妃 富察氏(?--1735),佐领翁国图之女,初入侍藩邸,噶哈里富察氏。祖先的名字就是叫尼雅唐鄂。
哲悯皇贵妃是尼雅唐鄂的八世孙女。
大约在尼雅唐鄂的孙辈时,哲悯这一支富察氏被编入八旗,属于满洲正黄旗。
雍正三年(1725年),在内务府选秀中指婚为弘历的格格。
据两篇祭文所称,很早就入侍宫闱的富察氏具有敦厚持重的品德。不仅以贤良谨慎为内心的根本,还恭敬勤恳地承担宫中的职守,因而在宫中有着贤明的名声。
雍正六年(1728年)五月二十八日午时,生乾隆帝之长子永璜。
雍正九年(1731年)四月二十七日寅时,生皇次女。
雍正十三年(1735年8月20日)七月初三,富察氏薨逝,柩暂安于东直门外,旋即改在新修的六股道殡所停放。
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乾隆帝追封潜邸侍妾富察氏为哲妃。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四日,乾隆帝以富察氏生育皇长子为由,追晋为哲悯皇贵妃。
纯惠皇贵妃 苏氏(1713--1760),苏召南之女,生于1713年五月二十一日。
雍正年间,入侍宝亲王府为格格。
雍正十三年(1735)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
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位,即清高宗。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五日,初封为纯嫔。
乾隆二年(1737)五月十一日,晋封为纯妃。十二月初四,行纯妃册封礼。
乾隆四年(1739),其家族奉旨入旗,入包衣正白旗佐领。
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十四日酉时,生质庄亲王永瑢。
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纯贵妃。十一月十七日,行纯贵妃册封礼。
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生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纯贵妃随驾南巡。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二十四日,晋封为皇贵妃。四月十一日,行皇贵妃册封礼。四月十九日,薨,享年四十八岁。五月,册谥曰纯惠皇贵妃。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一月初二日奉安于纯惠皇贵妃园寝。乾隆帝特命在妃园寝门内添建单檐绿瓦明楼一座,内竖"纯惠皇贵妃园寝"碑。
乾隆三十一年(1766)九月二十八日,皇后辉发那拉氏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
淑嘉皇贵妃 金氏(1713--1755),武备院卿三保之女,伯父为塔克图,原为金氏,初隶内务府包衣。乾隆十六年九月家族奉旨出包衣,入满洲正黄旗,嘉庆年间改金佳氏。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
雍正五年(1727年),皇四子弘历在成婚前已有格格八九人,推测金氏已在其中。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皇四子弘历登基后,封格格金氏为金贵人。
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十一日,诏封金贵人为嫔。
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十四日卯时,生皇四子永珹。
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十三日,晋封为嘉妃。
乾隆十一年(1746年)七月十五日午时,生皇八子永璇。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七月初一日,乾隆帝诏封嘉妃为贵妃;同年七月初九日亥时,生皇九子。
乾隆十四年(1749年)四月初五日,行嘉贵妃册封礼。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九月二十二日,乾隆帝下旨将嘉妃家人抬出包衣佐领。
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月初七日辰时,生皇十一子永瑆。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十一月十五日,嘉贵妃金氏薨逝,享年四十三岁。
庆恭皇贵妃 陆氏(1724--1774)陆士隆之女,生于1724年六月二十四日。
1748年已封陆常在,1751年晋庆嫔,1759年晋庆妃,1768年晋庆贵妃。
1774年七月十五日薨,终年50岁,葬于裕陵妃园寝。
她在乾隆年间虽然不断晋升,但是并未得到皇贵妃之号。
因为她曾经在嘉庆帝年幼时抚育过他,关怀备至,嘉庆帝感念其恩,1799年追谥庆恭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