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柔则和弘硕都好了起来,可是谁实施的这厌胜之术还是没有查出来,柔则不受宠期间来柔则院里的人少得可怜,也只有冯若昭和吕盈风前来拜见,其他人等不是与之结仇就是有怨。
除去这些光明正大来的,偷偷摸摸来的也没有查到,此事只好暂时作罢,因为更重要的事情来了,胤禛韬光养晦期间康熙皇帝身体一直不大康健,可是也没有那么严重,却忽然驾崩了。
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
胤禛在康熙的精心安排下当上了大清帝国第五任皇帝,如果没有康熙的精心安排他当不上这个皇帝,可正因为康熙的安排如此精心,他这个皇帝当得十分别扭。
雍正即位之始,人们就怀疑他得位不正。
因为康熙的这一决定,不是康熙亲口宣布的,而是隆科多宣布的。
登基前夕
康熙病中“降旨召允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宾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雍正)”
哪怕那么多人质疑与反驳,胤禛还是稳坐了王位,他极力隐藏自己的夺嫡之心,进而以一种近乎于“示弱”的态来度面对皇帝以及其他皇子,并且无论是想法上,还是行动上,都与康熙皇帝保持了高度一致,通过这样的方式,胤禛在让其他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放松对其戒备的同时,也赢得了皇帝对其的信任与好感。
另一方面,雍正一直奉行着“不结党,不营私”的态度,除了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年羹尧等极为少数的拥护者外,并没有大规模的拉拢外臣,扩充党羽外部支持力量,就此与其最为重要的竞争对手八阿哥胤禩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这也令康熙非常的欣慰。
于是,靠着这一手“争是不争,不争是争”,雍正得以最终赢得了“九子夺嫡”的胜利,在康熙皇帝去世后,登上了皇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刚刚驾崩,胤禛便任命皇八子胤禩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将其暂时迷惑;同时,紧急召回于西北带兵的皇十四子胤禵并将其软禁于景陵,斩断“八爷党”拥兵自重、武装政变的可能。
雍正元年,胤禛将皇九子胤禟调出京城、驻守西宁;几乎在同时,将皇十子胤俄“夺爵、逮京师圈禁”。
自此,胤禛将皇八子胤禩彻底孤立,剩下的就是雍正皇帝为“刀俎”,而“八爷党”为“鱼肉”的过程。
而胤禛的府中众人都以为福晋纯元会登上皇后宝座,谁知旨意竟然是册立宜修为后。
有子嗣的格格侍妾也都给了不低的位分,尤其是年世兰虽然无子无女也被册封为年妃,齐月宾为端妃,李静言为齐妃,冯若昭为敬贵嫔,其余人等也一律给了答应位分,胤禛后院人不多,可众人都有了名分,唯独柔则什么也没等到。
乌拉那拉柔则她们拉东西去哪儿?
芳华回福晋,侧福晋和格格们都得到了封赏,此刻怕是要拉东西进宫里了,不会再住在这潜邸了。
乌拉那拉柔则都走了?那本福晋呢?皇上没让我当皇后,给我什么位分?让我屈居宜修之下?
姑母也不管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