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允礼参见皇兄,不知皇兄今日召臣弟入宫所为何事?
允礼面上笑的轻松,波澜不惊,心里却惴惴不安::怎的今日胤禛会在这个时候宣自己入宫,莫非是他暗中筹谋之事东窗事发?
胤禛疫病之事应解决的差不多了,可昨日几处又有复发之像,上折子要朕放药放款救济,看来温实初配的药治标不治本,医病不医人,还得从根源上治!
允礼眼珠一转便明白了胤禛的意思,怕是有人借着疫病一事大肆敛财,中饱私囊,推说患疫病之人需要粮食草药,实际户部发出去的银响都入了这些人的口袋。可允礼却装作不懂,明知故问道:“臣弟需要做什么,还请皇兄示下。”
胤禛狐疑的抬眸瞅一眼允礼,开口:“从前老师(沈德潜)都教了你些什么!”(提到沈德潜这位六十七岁方中进士的大才子,最后官至礼部尚书,然后活到九十七的老人,其所编撰的《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著作流传至今。)
允礼不好意思低头,胤禛继续道:“先帝在世时为了锻炼你,从你九岁时就经常携带着你出塞和巡视大江南北。陪父皇出巡让你开拓眼界,同时也让你学为政之道,看看现在成什么样子。”
胤禛说这话时颇有些恨其不争,毕竟沈德潜也是雍正曾经的老师。殊不知允礼这样韬光养晦都是为了让胤禛对其放心,毕竟曾经九子夺嫡,他年龄尚小,如今那些失败的哥哥们死的死伤的伤,都成为了阶下囚,他定然要小心谨慎。好在和胤禛插科打诨几句后,这个皇帝哥哥也没有太在意弟弟如今的不成材,只当他是久不闻朝堂中事闲散惯了,心里也有些暗暗责怪自己,没有让弟弟参与政事,辜负了父皇与老师对允礼的栽培。
“还有一事,喻妃产女也已满月……朕想让你操办一场家宴。”胤禛垂眸说道,神色有些暗淡下来,不知在想什么。允礼不明所以问道:“喻妃?”允礼这一问,胤禛才想起来,自甄嬛产女后,他说给甄嬛妃位,甄嬛却一口回绝,封妃之事又一再耽搁,故而并无几人知晓他想给甄嬛封妃,解释道:“那日喻贵嫔产女有功,朕想给喻贵嫔妃位,可她那时生产过后,与朕有了些许隔阂,一口回绝了此事便一再耽搁。”胤禛有些烦心,蹙起眉头向允礼抱怨着。
这后宫之事本应皇后处置,产女也并非为大清绵延后嗣立功,看宜修没有晋升甄嬛的意思,胤禛才提出封妃一事,谁知竟被甄嬛扫了面子。还戳破自己将她当做替身一事,故而胤禛冷了甄嬛许多日,如今气也消了,还是想给甄嬛殊荣,甚至给公主大办满月。
允礼提议道不如在公主满月宴上给甄嬛晋升,胤禛满意让苏培盛给宜修传旨,待公主办满月宴就给甄嬛晋升位分,先晓喻后宫。可太后听了却有些不满,甄嬛产女后与皇帝置气,她这一月听了不少耳边风,如今还想晋升那矫情的女人,太后蹙着眉头,看到一旁正伺候自己的沈眉庄,眉头又微微舒展开来,嘴角也带了笑意,还是眉庄让她舒心。
乌雅成璧你这孩子,自己这才刚好了才几日,又来哀家这边伺候!都瘦了这么多,哀家看着都心疼。
“多谢太后娘娘,妾身无德无能只能在太后身边替皇上尽孝,伺候您看到您身子安好,妾身心里也高兴。”沈眉庄回到,其实是她病好了,看不到温实初心里不舒服,每日来太后这边还能见一见温实初,又能躲避给皇上侍寝。
太后心疼的抚摸了下沈眉庄的头,“哀家知道,好孩子,这宫里人拜高踩低惯了,你不承宠,位分也不高,他们也苛待着你。在这宫里还是得以皇帝为主,今日你早回去,哀家让皇帝去看看你!”
沈眉庄本想拒绝,可是看到太后慈爱的目光又说不出拒绝的话。在这宫里,太后也是真心待自己好的,自己病的那几日,太后没少让身边人跑着送东西,也敲打了内务府和太医院,只是自己不承宠,他们那起子小人单让面子上过得去,给太后做做样子而已。“多谢太后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