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确实为徽柔和长申扫清了障碍,在他最后一次上朝时,宋仁宗带着徽柔一起去了大庆殿,看着殿内恭敬垂首的朝臣,宋仁宗无力的说道
。宋仁宗:朕大限将至,(朝臣闻此立刻跪地),徽柔,朕的长女,大宋的福康郡主,以后就由她扶持太子,直至太子成年亲政。
朝臣听此都吓着了,其中一个紫袍锦绶的老臣出列说道
#。文彦博:官家,不可,太子虽然年幼,可有我等朝臣辅佐,公主不通政务,怎么能担此大任,望官家收回成命!
其他朝臣众呼道
#。其他朝臣:求官家收回成命!
……
好一会儿后,宋仁宗看着跪地的大臣,扶着龙椅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宋仁宗:朕已经垂垂老矣,众位臣工,朕近一两年的政务处理可否得当?
#。韩琦:官家心如明镜,政务娴熟令臣等佩服地五体投地。
。宋仁宗:你们都这样认为?
#。所有大臣:臣等皆以为然。
宋仁宗听着后哈哈大笑起来,众位朝臣都满头雾水,好一会儿,宋仁宗才笑着说道
。宋仁宗:众位臣工,那你们佩服错人了,这几年的政务都是福康公主替朕处理的。
宋仁宗这话在朝臣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位朝臣相互看看,脸上都是不可置信,宋仁宗看着哑口无言的朝臣,面色冷冷的说道
。宋仁宗:朕要立福康公主为摄政王,在太子未成年亲政前,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托付给的福康公主,这是朕的圣旨,也是朕的遗命,违令者格杀勿论!
宋仁宗这话一出,众朝臣就算有再多的不愿,可也只能妥协,毕竟这可是关系他们的项上人头,而且这日子还长着了,福康公主能不能独享大权还有的一说。
宋仁宗还是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在冬至的时候于都宁殿驾崩,享年五十四岁。宋仁宗逝去后,太子赵继登基为帝,年号治平,而福康公主的摄政也由此开始。
福宁殿内,徽柔正在教小皇帝看劄子,这时,一个青跑锦绶的大臣匆匆的走了进来,看见御桌前的徽柔和皇帝,立马躬身行礼道
。王安石:臣王安石拜见官家,拜见公主殿下!
回心王安石你上奏的劄子本宫已经看过,确实对目前的大宋有很大的作用,不过,其中的个别之法不太妥当,本宫已经批阅过来,你拿下去看看,希望明日早朝你能给本宫上一份满意的。
。王安石:(激动)臣领命。
不得不说,王安石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经过修改过后的新政,几乎完美无缺。可新政在朝堂上还是被众人阻拦,徽柔见此只是扔出一把刀,看着众人说道
回心如今的大宋已经不堪重负,每年的军费、官员薪水以及用宗室支出,交上来的赋税根本不足以支撑,那你们说说该怎么办?这有一把刀子,你们说说该割谁的肉呢?还是你们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国库问题?
众大臣哑口无言,新政就在这一片沉寂中开始了,王安石进行着新政,徽柔也没有闲着。让她来说,这费用太多,就是人太多,她私下的傀儡军将整个东京调查的清清楚楚,那个野心宗室、贪官污吏和恶毒地主,徽柔一支香就送他们去该去的地方。
那段时间,整个东京白绢都没有停歇过,人人都人心惶惶,可随着赋税削减两成,整个大宋百姓都欢呼起来。徽柔就用这样的办法肃清了整个大宋,私下有朝臣官员议论,觉得福康公主身上带丧,后来徽柔被称为“夺命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