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沈有幸》……
话锋一转,来罗织又提及京城流传的一首童谣,其内容暗指太皇太后执政之事,而此曲竟出自金藏之手。
金藏急忙澄清,称自己仅在贤王宴会上演奏过此曲,并未填词。
太皇太后闻讯,即刻召见贤王,贤王惶恐不安,连声喊冤,表示对此事一无所知。
为平息风波,太皇太后下令贤王禁足府中。
同时指派来罗织彻查童谣事件,并将金藏暂时收押于御察司候审。
不久,御察司的爪牙竟闯入颜府,将颜幸之母擒获。
颜幸得知母亲蒙冤,心急如焚,匆匆归家,却见父亲等人畏首畏尾,无意救援。
颜幸怒不可遏,誓要亲自出面,解救母亲于危难之中,即便得罪来罗织也在所不惜。
最终,颜幸的母亲被释放,多亏张相背后相助,让颜幸的父亲写了诉状,作为外嫁女与母家所做之事无瓜葛。
颜幸想了想,决定去找潘驰。
颜幸“潘驰,我想让你帮我一个忙。”
潘驰“你说,只要我能帮得上。”
颜幸“你能给我在鬼市找一个可以假死的刀鞘吗?”
潘驰“这个,我倒是有认识的做刀鞘的铁匠,不如我带你去一趟,你亲自询问他?”
颜幸“多谢了。”
……
沈渡“休息一下,喝口银耳羹。”
这几日颜幸每天都在愁眉苦脸,沈渡深知她的难过和焦虑。
心疼的不得了。
颜幸“怎么办,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沈渡“这样,你还记得那日我给你说的假死吗”
沈渡“我已经安排人手混进了御察司,到时候,得需要你舅舅配合我们演戏。”
颜幸“可是,来罗织那么谨慎,怎么会看不出来?”
沈渡“那就看我们的演技了。”
二人相视一眼。
但是颜幸的小舅舅金藏却没有这般幸运了,被来罗织带着在街上游行示众。
金藏谎称自己有话同来罗织讲,将其骗下马,他扯着来罗织的衣领,无意中看到了对方胸口的火蛾图案。
他被来罗织的侍卫推倒在地。
颜幸去扶他,金藏将一封血书交给颜幸,让其务必呈给太皇太后。
于是,他冲向旁边御察司的侍卫,拔出他的剑,刺腹而死。
颜幸“舅舅!”
颜幸悲痛欲绝,她和母亲冲了上去,扶着舅舅的身体。
沈渡陪着她,蹲了下来,遮住了来罗织的视线。
……
太皇太后听闻金藏自尽一事非常震惊,然后便是悲愤。
她从未想让金藏死。
来罗织和沈渡来见太皇太后。
配角“什么?!金藏死了!”
配角“哀家、哀家什么时候要叫他死啊?”
沈渡将金藏血书呈给太皇太后。
沈渡“金乐师不堪受辱,在长街游行中,为贤王喊冤,称一切都是来中丞阴谋策划,随即便当街自尽。”
沈渡“这是金乐师此前写旧的血书,请太皇太后明鉴。”
太皇太后看过血书之后非常愤怒,她训斥来罗织。
配角“哀家从未让你要金氏一族的性命,你怎么擅作主张!”
来中丞瞬间跪下,为自己“喊冤”。
来罗织“太皇太后,金藏其人蛊惑人心,妖言惑众,此前还要攀咬栽赃微臣,微臣实在是冤枉啊!”
说完就磕了一个响头。
沈渡见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沈渡“来中丞小事化大,将一场普通的宴饮,弄成一桩血案。”
沈渡“如今金乐师当街惨死,朝中众说纷纭,御察司也不再适合审理此案,还请太皇太后将金氏族人交由内卫府看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