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了礼,先一步离开了寿康宫,却在甬道上被虞桃夭叫人堵住。
她是贵妃,而我只是淑妃,论位份,她比我高,我自然是要行礼的。
淑妃.姜婉兮“臣妾参见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安。”
虞桃夭坐在轿撵上,轻蔑的瞧了我一眼,讥讽道:
贵妃.虞桃夭“淑妃还是要认清自己位置的好,纵使你比本宫伺候陛下早那又如何 ,”
贵妃.虞桃夭“到头来,你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淑妃罢了。”
淑妃.姜婉兮“贵妃娘娘说的是,论宠爱,谁能比得过您,陛下不过是怜惜我陪伴他身侧,所以才封了个淑妃,自然是比不上贵妃娘娘您的。”
虞桃夭似乎是被我这话哄的高兴了,便春风得意起来,她用帕子捂着嘴轻笑,对我也没那么大敌意了。
贵妃.虞桃夭“淑妃这嘴甜的像抹了蜜一样。”
她取下簪在头上的一支钗子,让身边的女使递给了我。
贵妃.虞桃夭“本宫今日心情好,赏你了。”
钗子有些沉,金光闪闪的在太阳底下晃得人眼睛疼。
若没记错这钗子是先帝当年斥重金打造的,取名为“百鸟朝凤”,送给了早已病故的先后,我曾有幸在爹爹书房见过仿品。
可虞桃夭给我的这支绝对不是仿品,可我记得这“百鸟朝凤”只此一支,皇后头上有一支,在王府请安时,我日日都瞧得见,可如今,怎么在虞桃夭身上?
许是想的入了迷,抑或是皇宫太大,我竟走到了未央宫。
如若我现在掉头就走,被宫人看见了定要在背后嚼舌头传到陛下的耳朵里。
思来想去,我决定还是去同皇后去个安,顺便问一下的这钗子,好解了我这心头之谜。
皇后乃是镇国大将军的独女,她刚出生就被先帝用一纸婚约许给了景王。
皇后待字闺中时,其美名就已在大街小巷中流传,凡是见过的,无人不夸赞皇后貌比天仙,能文能武,诗情才赋无人能与之相比。
皇后文武皆备,可自从嫁给了陛下,就放弃了习武,专心致志的主持中馈,勤俭持家。
皇后.赵锦瑟“快,去小厨房端点酥酪与糕饼来。”
我还没进门,就看见皇后的贴身女使急匆匆的出来,行了个礼又匆匆离开。
淑妃.姜婉兮“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笑着点了点头,给我赐了座,拿西湖龙井来招待我。
皇后身着正红色宫装,头戴凤冠,又是武将出身,整个人都增添了丝不怒自威的气势。
皇后.赵锦瑟“婉兮妹妹尝尝这西湖龙井。”
我与皇后从前在景王府时交情就不错,她也总喜欢唤我闺名。
我摇了摇头,笑着推脱道:
淑妃.姜婉兮“臣妾在寿康宫中吃过茶了。”
皇后一听,佯装生气道:
皇后.赵锦瑟“原来在太后那里吃过茶了,就觉得我这未央宫的茶吃不得了。”
我掩帕而笑,皇后也看着我这副样子,竟也跟着笑起来。
淑妃.姜婉兮“今儿个你不在,可真是可惜了。”
我故作惋惜的叹道。
皇后.赵锦瑟“哦?怎么了?”
皇后果然被我吊起了胃口,追着我问。
我就将我与虞桃夭在寿康宫中请安以及虞桃夭如何凭一张嘴怼的太妃怒斥最后被罚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
我乐得直弯腰。
皇后.赵锦瑟“瞧瞧你那样,幸灾乐祸。”
皇后.赵锦瑟“婉兮,你是比她早入景王府的,可现下她是贵妃,你是淑妃,你心里也许不是滋味儿,可表面上还是要做足了功夫,不能落人口实,让她人抓住把柄。”
皇后.赵锦瑟“且说,陛下尚未选秀,后宫中只有咱们几个旧人,若日后新人进了宫,更是要和平相处,给她们做好表率,”
听着她又滔滔不绝的给我讲起长篇大论,我只知道要命了。
我连连点头,也不忘塞几块糕点在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