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五年,春深似海。
御花园内百花争妍,蜂蝶翩跹。一阵清脆稚嫩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洒落,打破了御书房的宁静。
墨璟寒正批阅奏折,闻声抬头,冷峻的眉宇不自觉柔和下来。不必看也知道,定是他那对宝贝儿女来了。
果然,不一会儿,两个小小的身影便手牵着手,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身后跟着一群小心翼翼、生怕他们摔着的宫女嬷嬷。
三岁的墨宸煜已然有了小太子的雏形,穿着小小的杏黄蟒袍,板着一张小脸,努力想走出沉稳的步子,但那圆滚滚的身子和偶尔踉跄的脚步,却暴露了孩童的稚嫩。而比他晚一刻出生的妹妹墨倾璇,则穿着一身粉嫩的宫装,像个玉雪团子,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笑得见牙不见眼,活泼得像只小雀儿。
“父皇!父皇!”小倾璇率先松开哥哥的手,张开小短臂,奶声奶气地朝着御案后的墨璟寒扑去。
墨璟寒立刻放下朱笔,弯腰一把将女儿捞进怀里,让她坐在自己腿上,冷硬的帝王面对女儿时总是毫无原则地温柔:“璇儿慢些跑,小心摔着。”
小宸煜则规规矩矩地走到御案前,像模像样地拱着小手,一本正经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那小大人的模样,逗得一旁的宫人都忍俊不禁。
墨璟寒眼中笑意更深,伸手也将儿子揽到身边:“煜儿今日的功课做完了?”
“回父皇,太傅布置的《千字文》已温习完毕。”小宸煜一板一眼地回答,眼神却忍不住瞟向父皇案上那方漂亮的龙纹砚台。
“真乖。”墨璟寒揉了揉儿子的头,正欲再说些什么,忽见李德全一脸喜色地快步进来,躬身禀报:
“陛下!大喜!畅春园传来消息,太上皇的车驾已至京郊,午后便能抵达皇宫!”
墨璟寒闻言,豁然起身,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父皇回来了!”太上皇自三年前离宫云游,虽时常有书信和各地贡品送回,但终究相隔千里。如今终于回京,他自是欣喜不已。
他怀中的小倾璇听不懂太多,但见父皇高兴,也拍着小手咯咯笑:“皇祖父?是皇祖父要回来了吗?”她常听父皇母后提起那位云游四方的皇祖父,心中充满了好奇。
小宸煜也仰起头,小脸上带着期待:“太傅说,皇祖父见过很多很多地方。”
“对,皇祖父要回来了。”墨璟寒心情极好,抱着女儿,牵着儿子,“走,我们去告诉你们母后,一起去迎皇祖父!”
午后,皇宫正阳门外,旌旗仪仗肃立。
墨璟寒与沈卿卿携手而立,皆穿着隆重的朝服。沈卿卿产后恢复得极好,风姿更胜往昔,雍容华贵中透着温婉。两人身边,嬷嬷们抱着打扮一新的小宸煜和小倾璇。
两个孩子何曾见过这般阵仗,小宸煜努力保持着镇定,小手却紧紧抓着嬷嬷的衣襟。小倾璇则睁大了眼睛,看着远处缓缓驶来的华丽车驾,小嘴张成了“O”型。
车驾停稳,帘幕掀开,一位精神矍铄、身着常服的老者在內侍搀扶下走了下来。正是云游归来的太上皇。
他比离宫时清瘦了些,肤色变成了健康的麦色,眉宇间以往的沉郁威严被一种豁达通透的气度所取代,眼神明亮,带着风霜痕迹的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
“儿臣(臣妾)恭迎父皇回宫!”墨璟寒与沈卿卿上前行礼。
“好,好,快起来。”太上皇笑着虚扶一把,目光却早已迫不及待地越过他们,落在了身后嬷嬷怀里的两个小团子身上。
“这就是朕的孙儿孙女?”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颤抖。
墨璟寒笑道:“正是。煜儿,璇儿,快叫皇祖父。”
嬷嬷将两个孩子放下,牵到太上皇面前。
小宸煜记得母后的教导,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长揖:“孙儿宸煜,参见皇祖父。”虽然动作还有些笨拙,但礼仪一丝不苟。
太上皇看着这眉眼酷似墨璟寒幼时、却更加精致沉稳的小孙儿,喜得连连点头:“好!好孩子!快起来!”
轮到小倾璇,她却歪着小脑袋,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皇祖父,一点也不怕生,反而奶声奶气地问:“皇祖父,你去哪里玩了呀?有没有给璇儿带好吃的呀?”
童言稚语,天真无邪,瞬间逗得太上皇开怀大笑,心中那点仅存的隔阂与感慨顷刻间烟消云散。他蹲下身,平视着小孙女,笑得眼角皱纹都深了几分:“带了带了!皇祖父给璇儿带了好多好多外面好玩的东西,还有好吃的!”
说着,他竟真的从袖袋里摸出一个小巧精致的草编蚱蜢,栩栩如生,递到小倾璇面前:“喏,这是南边巧手艺人编的,喜不喜欢?”
小倾璇惊喜地接过,爱不释手:“喜欢!谢谢皇祖父!”她凑上前,“吧唧”一口亲在太上皇脸上。
软糯的触感和奶香气扑面而来,太上皇的心瞬间化得一塌糊涂,抱着小孙女简直舍不得撒手。
他又看向一旁虽然矜持但眼神也透着渴望的小宸煜,变戏法似的又从另一边袖袋里掏出一个木雕的小骏马,线条流畅,极具神韵:“煜儿,这是西北匠人雕的,送给你。”
小宸煜眼睛一亮,努力维持着镇定,但上扬的嘴角出卖了他的开心,接过木马,郑重道谢:“谢皇祖父赏赐。”
太上皇看着这一双玉雪可爱的孙儿孙女,只觉得旅途所有的疲惫都值了。他一手抱起小倾璇,一手牵起小宸煜,对墨璟寒和沈卿卿笑道:“走!回宫!朕这一路,可是攒了一肚子的故事要讲给朕的宝贝孙儿孙女听!”
自此,太上皇的太上宫(他已不住西内,墨璟寒将宫中最好的宫殿修缮后请他居住)便成了两个小家伙最爱的去处。
太上皇简直将隔代亲发挥到了极致。往日里严厉的帝王,在孙辈面前毫无原则,几乎是有求必应。
小倾璇活泼好动,最喜欢缠着皇祖父讲外面的奇闻趣事。太上皇便抱着她,将她游历名山大川、见识各地风土人情的经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听得小丫头目不转睛,时不时发出惊叹。
“皇祖父,大海真的有那么大吗?比御花园还大?”
“皇祖父,雪山上的花真的不怕冷吗?”
“皇祖父,下次带璇儿一起去好不好?”
太上皇被缠得没法,笑呵呵地应着:“好,好,等璇儿再大些,皇祖父就带你去。”
他甚至亲自教小孙女认各地送来的奇花异草,带她在宫里“探险”,把她宠得无法无天。沈卿卿有时都看不过去,嗔怪道:“父皇,您太惯着璇儿了。”太上皇却理直气壮:“朕的孙女,自然要娇着养!”
而对小宸煜,太上皇则换了一种方式。他发现这个小孙儿早慧沉稳,对政事、兵法竟有着天生的兴趣。他便时常将小宸煜带到身边,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请安折子时,会故意考考他。
“煜儿,你看这份奏报,江州巡抚说今春雨水多,恐有涝灾,请求拨银修堤。你以为该如何?”
小宸煜拧着小眉头,认真想了一会儿,才奶声奶气却条理清晰地说:“回皇祖父,应先派人去查看堤坝是否真的危险,再看库房有多少银子,不能他要多少就给多少。而且,修堤是好事,但要派人盯着,不能让人贪了银子。”
太上皇闻言,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抚掌大笑:“好!好小子!有见识!比你父皇小时候还强!”惹得一旁的墨璟寒无奈摇头失笑。
太上皇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教导小宸煜一些为君之道、御下之术,将他游历四方所见到的民生疾苦、吏治得失,以浅显的方式讲给他听。小宸煜竟也听得津津有味,时常提出些令人惊讶的见解。
一老两小,时而笑声满殿,时而低声细语,构成了一幅无比温馨的天伦画卷。
墨璟寒和沈卿卿时常过来请安,看到这一幕,相视一笑,心中满是暖意。过去的隔阂与伤痛,似乎在孩子们纯真的笑声中,真正得到了弥合与治愈。
夕阳西下,太上皇常常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在宫苑中散步。落日余晖将祖孙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小倾璇叽叽喳喳地说着今日又学会了什么新词,小宸煜则安静地听着皇祖父讲古。
太上皇看着身边两张鲜活可爱的小脸,只觉得人生圆满,莫过于此。
他漂泊已久的心,终于在这深宫之中,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含饴弄孙,天伦之乐,便是这人间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