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后,我便来到了城市。
家里人是对我寄予了厚望的。毕竟,在我们那里,没有几个女孩能读到高中。她们都早早地辍学,结婚生子、操劳家务和农活。
在村里同龄女孩中,我长得最漂亮、最会读书。所以,我相信我和她们都不一样。
我有自己的规划。我要在城里找一份工作,不管是干什么。
我的对象,得是个城里人。我要争取有城镇户口。
等我有了孩子,我要供他们读书、学各种才艺。
我相信教育是最好的投资,不然我为什么能比村里同龄女孩过得更好呢?
我时常懊悔的是,在高中时没有好好读书。我差一点就成了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了。
要是能来城里读书,那就更不一样了。
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勤劳的。我找到了一份在写字楼的工作。
其实我干的都是一些粗活——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不过,以我这学历和出身,能在城里的写字楼找到工作,我已经满足了。
可是,再满足,时间久了,还是乏了。
端着两杯热水,一路上,不停地有人使唤我。
“小陆,帮我把垃圾倒了。”
“给我拿点纸。”
“我要一支黑笔。”
“去看看有没有我的信。”
……
我只能一一答应。
把水送到了对应的桌上,却换来一阵嫌弃。
“这么烫,我怎么喝?”
“这么慢,干什么去了?”
……
我只能站在原地,低着头,承认自己的失职。
一天下来,已经腰酸背痛了。
父亲生病了,我得省下自己的工资,给他筹集医药费。
妹妹上学了,我得省下自己的工资,给她筹集学杂费。
……
家里大大小小的开销,都与我有关。
春节时,我不想回去。亲戚朋友和邻居,都以为我在城里赚了大钱,成了富婆。
实际上,我自己的日子也是捉襟见肘的。我难以承受红包的开支。
我也想过找个对象,好歹能帮衬帮衬。
可是,我没有途径。我能看上眼的,对方看不上我。
渐渐的,我在城里成了孤家寡人。
我失眠了。夜深人静,我无所适从。
攒钱买了一个收音机。既然我孤身一人,就让电波中的声音陪伴我吧。
“欢迎收听‘月下明烛’。我是主持人袁斯宇。这个夜晚,让我陪你度过。”
好巧,我叫陆明烛,而这档节目叫“月下明烛”。它仿佛是为在月下收听广播的我而量身定制的。
袁斯宇的声音富有磁性、穿透力。他说的每一句话都那么温暖。
我养成了习惯。每天晚上,我都得听完“月下明烛”,才能入睡。
我拥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买来信纸、信封,我在信封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广播电视台的地址、邮编,然后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袁斯宇”这三个字。
摊开信纸,拿起笔,我犹豫了。
他会愿意看我的这些顾影自怜的碎碎念吗?
我在信里写这些话,是不是会显得我幼稚可笑?
这封信能到他手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