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三国:不负君心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三国同人  朱一龙     

玖·故交数年终崩离,忠臣陨落逝世

三国:不负君心

建安十七年,曹操领大军南征孙权,大营驻扎曲蠡一带。此刻,尚书令荀彧正代汉帝刘协之名,前往大营劳军慰问。

荀彧到来之时,便见远处曹丕,正在校场上射箭作乐。只见他于百步之开外,就轻松射中那箭靶红心。

可他并未走上前去作一言,而是先行走进亭内等候。

幕僚A好!丕公子的箭法,可真谓是百发百中!

幕僚B那是自然。丕公子自幼习武。不仅骑射,连剑术也是一绝。

幕僚A丕公子的剑术,可是师从当今大师史阿的门下。

曹丕对这种阿谀奉承之话,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几乎到厌烦的程度。

对于此等言论,自然是无从断定真伪的。可他的心里,却只想得自家父亲的认同便可。

还没等那些幕僚们说完,曹丕便立马对着他们训斥道。

曹丕(字子桓)好了,以后我不想再听到这种话,切莫再言!

众幕僚是,臣等知错,丕公子赎罪

曹丕(字子桓)罢了,我也并未是责备你们的意思,往后别这样了

说罢,有一侍从,见势来至他身旁,朝着他作了一揖,才禀报道。

侍者二公子

曹丕(字子桓)可是荀令君到了?

眼下这个时辰,不用想,曹丕也料到了,定是荀彧已至。

侍者就在前方凉亭内,已看了公子有一会儿。

曹丕(字子桓)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曹丕(字子桓)诸位,在下现今有事在身,先失陪了。

曹丕(字子桓)今日,我们就暂且到这儿,择日再续。

众幕僚丕公子慢走

曹丕卸下了盔甲,将弓箭放好。把一切事宜皆安排妥当,吩咐完毕。急急忙忙朝着亭子而往,去见荀彧。

此乃曹操首席谋臣,且又极受重用。自然是不可怠慢。

况且此行,荀彧还是代天子前来劳军。他随军而来,又为公子之长,自然是不能落人话柄。

曹丕(字子桓)荀令君

荀彧(字文若)二公子

曹丕(字子桓)令君请坐

荀彧(字文若)多谢二公子

两个人面对面,寒暄了几句话,便径直席地对坐。

荀彧曾多番于曹操,面前替其说话。而又与旁人有所不同,不趋炎附势相助,也不助他人而攻其。

所以曹丕一直对荀彧,是打心里的敬重。毫不参假。

曹丕(字子桓)丕不知令君早就到了,竟还观看许久,真是失敬

曹丕(字子桓)若早知令君在此,丕自会更加认真对待。

曹丕(字子桓)刚刚的那几箭,倒是让荀令君见笑了。

荀彧(字文若)公子的箭术精湛不凡,着实让在下深感绝妙

荀彧(字文若)方才见公子骑射之术,可比去年精进了不少

荀彧(字文若)料想丞相见了,定是对公子,十分欣慰。

曹丕(字子桓)……

曹丕(字子桓)怕是大人,不会这么想

听到荀彧这些话,曹丕却顿时接不上来。一想到父亲对自己的态度,和对四弟曹植,便心绪沉闷。

荀彧也察觉到了曹丕的不对劲,许是自己的话,让他想起什么忧伤之事了吧?于是,连忙问道。

荀彧(字文若)公子,怎么了?

荀彧(字文若)可是…在下方才之言,有何不妥之处啊?

曹丕(字子桓)未曾,令君不必多虑。

曹丕(字子桓)其实对父亲大人来说,我这骑射之术,怕算不上什么。

曹丕(字子桓)子建的诗作文章,或许更能讨他欢心。

曹丕(字子桓)丕只愿能帮上父相,照顾好一众弟妹,便已知足了。

曹丕(字子桓)旁的一切,万万不敢奢求。

荀彧也是知晓曹操的心思,虽不是全部,大概还是能猜上几分。

对于曹丕,他身为诸公子之长,曹操对他自然是严厉许多。

荀彧(字文若)虽然丞相平日里,是对你颇为严厉了些

荀彧(字文若)在下虽说对丞相心思,不敢说完全知晓,但也略知其一二。

荀彧(字文若)在下认为,丞相对诸位公子,从未有过偏颇。

曹丕(字子桓)令君所言,可当真?

曹丕(字子桓)可大人他总是…

见荀彧如此夸赞之词,曹丕心里也是有些许宽慰的,便不再纠结。

自然也得说上几句溢美之辞来回应对方,才不失为一种礼貌。

曹丕(字子桓)令君乃是荀子之后,言谈举止,皆是大家风范

曹丕(字子桓)可是今日的令君,似乎与往日,有所不同。

曹丕(字子桓)听闻不久之前,令君与大人有过争执?

曹丕(字子桓)令君替陛下来此劳军,也是为此事吧?

荀彧便这样戳破了心事,突然竟不知该如何回复其问。

曹丕见其情形,也意识到自己,方才所言确是有些欠考虑。

正想着该如何打破这气氛,荀彧便率先开了口。

荀彧(字文若)在下曾经听闻,公子射箭,会左右开弓之术?

荀彧(字文若)在这世间,的确是难得可贵,可在下却未曾有幸看上一眼。

曹丕(字子桓)这有何难?等机会,必让令君瞧上一眼

曹丕(字子桓)丕不但能左右开弓,还能在马上玩杂耍呢

荀彧(字文若)公子当真是能才

荀彧(字文若)此番功夫,当世少有

两个人的话茬,都说到这份上。对于他所感兴趣之事,曹丕的话语,可是源源不断。若不制止,是停歇不下来的。

曹丕方才还心生郁闷,因荀彧说道了这些话题上。他就仿佛打开话匣子一番,开始自己的见解。

曹丕(字子桓)其实,对于那些田埂地路,我都非常熟。虽百发百中...可感觉并没什么乐趣

曹丕(字子桓)若我能机会驰骋在草原上,去狩猎野兽和飞鸟

曹丕(字子桓)届时,若也百发百中,那感觉才是种美妙。

荀彧(字文若)公子对于箭术,倒是颇有一番,独特见解

荀彧(字文若)从此看来,公子日后定会有所作为的。

荀彧(字文若)丞相大业,必是一片大好局面!

待曹丕走后,荀或得知曹操外出巡视而归,遂前往大帐找寻他。

……

大军行军前,曹操曾言明自己意欲位列公爵之位,加九锡。

荀彧心里对此颇为不认同,他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如今称公,那么往后可不得称王了,甚至还会称帝?

曹操(字孟德)文若倒是很知我心意

曹操(字孟德)高祖曾有遗训,非刘氏之人称王,天下共击之

曹操(字孟德)恐怕现下在令君眼中,我曹操是不忠不孝吧?

荀彧(字文若)当初奉天子令诸侯。我们共同起誓,永为汉臣!

荀彧(字文若)可如今的明公,还是昔日明公嘛?还是汉臣嘛?

荀彧(字文若)司空不够,丞相不够,如今又要王公之位。恐怕日后,也离称王不远…

荀彧(字文若)敢问明公想要的是什么,可是一步之遥?

曹操明白荀彧,至始至终,还保持士大夫传统思想,不愿打破旧制。

可哪怕如今已经到对峙这份上了,曹操也还是想试试可否有转机。

曹操(字孟德)如若真应君所言,真有那一步之遥的话…

曹操(字孟德)你我之间共同相事二十年,令君可还愿与我同行?

荀彧(字文若)平乱锄奸,重整朝纲,臣自然可与明公并肩

荀彧(字文若)封王拜相,恕臣,不能与丞相同行了。

曹操(字孟德)文若,你我相知十二载啊

曹操(字孟德)我愿以为,你是可以值得倾心托付的同伴。

曹操(字孟德)即便是天下人都不懂我曹操的所为,也会有令君懂。

曹操(字孟德)好,如今,我曹操答应令君。我可以终身奉养汉室,亦可永做汉臣。

荀彧(字文若)臣知明公,明公亦知臣

荀彧自打这次谈话回去后,便直接一病不起身,始终都不见有起色。

此地刚好离寿春近,便将他送回家乡。曹操以他卧病为由,将人留在寿春。

说是养病,实则是曹操将他彻底调离中枢,不让他归许都了。

大军班师回朝之日,曹操便随即派人给他送去个食盒。上头留有“君幸食”三字。

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荀彧出仕三十余载,时至今日,再无汉禄可食。

荀彧(字文若)荀彧明白...。丞相,又何须多此一举?

荀彧(字文若)我当年,选择舍弃袁绍而去,来投奔明公。

荀彧(字文若)是因万古长夜中,哪怕一盏微弱光芒,也会令人身不由己追随这光芒,至死方休

荀彧(字文若)而明公就是这道光芒

荀彧(字文若)我多么希望,我的理想,可以与明公志向共存。

荀彧(字文若)可如今天下大乱未止,人心的初衷,早已渐行渐远,回不去了

荀彧从怀里拿出了一早备好的毒药。本就准备待那天来临时,以死明志用的。却不知曹操威逼,来得如此之快。

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

他托着病体,含着遇憾,饮下毒药。毫不犹豫,不带有一丝的不舍。

就在此时,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光,有模糊人影慢慢走来。

那人渐渐走近,才发觉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的曹操。

此生,他从不后悔当年弃袁绍投奔曹操而来。亦是不后悔与他同行,为他出谋划策二十载。

可如今,当年二人的共识,已经越来越偏差,再无同行可能。

士大夫忠君爱国,此生一辈子致力于扶汉,为汉臣。

……

建安十七年,荀彧因病之缘由,留于寿春。不久,便饮药而亡,时年五十岁。

曹操向朝廷上表,追荀彧谥号为敬。次年,曹操称魏公,加九锡。

夜姝寒(作者)此章灵感,来自军师联盟,与猫耳app《三分星野》

夜姝寒(作者)荀彧和曹丕商讨骑术和射箭,来源曹丕《典论》

上一章 捌·巧缘再遇天子面,得愿许姻天家 三国:不负君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拾·曹娘一朝为宫妃,喜忧难以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