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校副教授的相亲地点定在一个茶室。
茶室在一条小街上,面积不大,青石板路,小条桌,桌上一个白瓷瓶中水养着绿萝,旁边的墨色磁盘中摆着已风干的莲蓬。
倒是杜小艾喜欢的环境。
未见面之前,杜小艾还想着这位教授历史的副教授不知是像易中天,还是纪连海?
她印象里,学历史的人应该长得也比较有沧桑感。
见了面竟跟自己想象中差别很大,一张圆脸,身材略胖,没有忧国忧民的沧桑感,倒一副敦厚老实相。
介绍人李阿姨笑呵呵地给两人做了一番介绍,找了个理由离开,留下杜小艾和那位副教授曹铭大眼瞪小眼。
杜小艾很怕这种尴尬的状况,轻呷了一口茶,开始没话找话问曹铭主攻的哪段历史。
杜小艾上学时历史学的并不好,大学时期,同学们都在看《明朝那些事》也跟着看了,才发现了历史也是很有意思的。
正史杜小艾记不住多少,捡着当时印象较深的几段有趣的野史问曹铭。
看着敦厚的曹铭谈起历史却变成一副老学究的样子,当年明月笔下写得那么有趣的野史怎么从曹铭的嘴里说出来都变得了无生趣。
他上课学生一定不爱听。杜小艾自己都有点跑神了,托着腮,摆弄着莲蓬,感觉回到了沉闷的课堂,听着严肃的历史老师讲课。
曹铭看杜小艾摆弄莲蓬,话题又转到了意境之美,禅学之美,又从此拓展到女子之美在于亭亭玉立,在于身姿袅娜。
末了来了句:“你穿裙子应该更漂亮,女孩还是穿裙子好看,中国的旗袍更好,更能体现出东方女性的含蓄典雅,妩媚多情。”
穿着牛仔裤,米色毛衣的杜小艾挤出个礼貌的微笑。
她或许勉强算得上含蓄典雅,但跟妩媚多情相去甚远。
杜小艾回到家,李红梅就凑了上来问:“怎么样?”
“还行。”
“什么叫还行,他工作体面又清闲,长得虽然敦厚些,但这样反而踏实适合过日子。越是好看的男人越是靠不住。”
杜小艾点头,表示赞成妈妈的话。
李红梅这才和颜悦色了些,又问:“你们订下次见面时间了吗?”
“订了,下周末见。”
周末,杜小艾如约而至。上次喝茶是曹铭掏的钱,这次吃饭杜小艾主动买单。
这是以往相亲得来的经验。
有一次,杜小艾的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见了第一面她就不想见第二面。
结果对方颇为光火,说杜小艾当时没看上他就不该同意吃饭。
吃了饭又说不同意,摆明就是个婚托,骗吃骗喝的。
气得杜小艾胃疼了一天,恶心了三天。
将饭钱给对方转过去,就彻底拉黑了。
从此遵循对方买一次单,她买一次单的原则,省得落人口实。
曹铭见杜小艾主动买单,对她的好感又多了一分。
觉得她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女孩,他之前也相亲过几次,有的女孩见面第二次就选去商场,挑了价格不菲的护肤品等着他埋单。
曹铭主动约杜小艾去看电影。
一部不错的爱情片,可惜旁边的曹铭的感叹破坏了杜小艾的兴致。
曹铭感叹现在的女孩在感情上太随便,与过去女子的忠贞无法比。
但提起过去的男人在烟柳巷里寻风流,却又说那是文人墨客的雅趣。
真是双标的可以。
杜小艾到最后只能将食指放在唇上,示意曹铭禁音。
她只想安安静静看场电影。
曹铭一周只有4堂课,不满足于一周只见一次,提出想接杜小艾下班。
“我们公司下班挺晚的,不用耽误你的时间。”
杜小艾找理由推脱。
“不麻烦,我想多点时间见到你。”
曹铭居然红了脸。
杜小艾找了理由拒绝,但没想到周一晚上,在公司楼下看到了曹铭。
“你怎么会在这儿?”
“阿姨给我的地址,现在天黑的早,单身女子独自回去不安全,阿姨也是好意。”
就这么被亲妈出卖了,杜小艾有怒不能言。
此后曹铭几乎天天在杜小艾公司楼下等她,碰到杜小艾的同事也会热情打招呼。
虽然杜小艾觉得她跟曹铭根本还没确定关系,但杜小艾的同事已经给曹铭贴上了她男友的标签。
杜小艾只觉得自己被莫名推着向前,俩人的关系发展的超过自己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