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玉柱也向家里的祖孙二人,转述了李翡儿的主治医生的原话。
虽然他救大宝的心切,但也希望小宝自己来做决定!而李玉柱的母亲,也是这个意思,由小孙女自己来决定比较好!老人家她很是忧虑大孙女的病况,但也要尊重小孙女的个人意愿才行!
哪知——小小年纪的李翠儿面向奶奶和爸爸,毅然选择了去做骨髓移植手术,希望能尽快救治好她的双胞胎姐姐。
而在回家之前,李玉柱、王秀芹就听医生那头估算过了——这次手术、加后期辅助恢复的各种费用开支,肯定是非常高昂的!他们王家、李家一起积攒了那么多年,所有的钱财算起来,都还差个十来万才够。
于是,迫不得已的李玉柱,只好向自家的亲戚艰涩开了口东拼西借……凑够了这十来万,便带上了李翠儿一道来了浚城的人民医院,与王秀芹、李翡儿会合,等到排期手术。
虽然花费高昂,还欠债十来万,但最终手术成功了,后期的恢复状况也挺不错的,两个女儿都健康平安的出了院,一家四口顺利回到了老家。
再后来——
李翡儿、李翠儿考上了县级市的重点高中,读书也就要一直住校了,多数时候她们俩要两个来月才会回家一次。
家里的杂货铺生意,都只是做街坊邻里的生意,利润本来就低;又有新兴的网购逐渐冲击之下,生意更加难做。
另外,李玉柱的母亲也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多少也有点小病、小痛什么的,不适合再天天看守铺子了。
女儿们做骨髓移植手术借亲戚们的钱,基本上也还无法偿还上,人家虽然是还没有明着问,但脸色自然是越来越不好看的……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一家人几经商量之后:便将这个杂货铺,转手给了自家的一个对它感兴趣的亲戚去做了。
而李玉柱、王秀芹为了能多挣些钱,尽早还完亲戚们的欠债,选择来到浚城来打工。
浚城,是国际大都市!
在这个市里打工的收入,肯定也会比他们在乡镇上——经营那个小小的杂货铺子的收入要高得多;而且他们的那个县级市,又属于浚城的管辖范围,且是相距不算太远。
虽然夫妻俩只是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胜在他们都是非常吃苦耐劳的人。为了家里的老小、为了能有可观的收入……即使再苦再累,他们都可以干得有滋有味!
很快,擅长于种植、管理植物的李玉柱,找到了一份近郊的花圃种植工的工作;擅长做菜的王秀芹,又在离这个花圃不算太远的~一个工厂的私人承包的食堂里,应骋上了做起了厨师。
就这样,夫妻俩就近租了一个租金相对来说比较低廉的、单间配套的私人旧民居,长住了、也就此在浚城这里稳定了下来。
每月两人的工资合在一起,除了他们生活上的必须开支,就是打钱给——在县级市重点高中读书的两个女儿的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