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颈上胭脂-d272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2

颈上胭脂-d272

  

  

  杨家二次京控成功,朝廷下旨,将此案交浙江巡抚杨昌浚“亲提严讯”。杨昌浚根本无心打理,交给新任的湖州知府锡光和绍兴知府龚嘉俊等重审,这些官员也没把分外的事情放在心上,自然是维持原判。

  不过,这次审讯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用刑,杨乃武和小白菜趁机推翻了原来的有罪供认。

  不曾想,此时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由于同治皇帝突然驾崩,此案迟迟不能判决,一拖再拖。杨乃武和小白菜又争取到了时间。

  

  杨乃武姐姐和妻子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她们的行为惊动了浙江籍在京官员,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胡雪岩的帮助下,杨家人进京后拜访刑部侍郎夏同善。

  夏同善是杭州人,和杨乃武是老乡,得知“杨白案”疑窦重重,杨乃武堂堂举人,被严刑审讯,不禁大为愤慨:“此案如不究明实情,浙江将无一人读书上进。”有夏同善撑腰,杨家人又先后求见三十多位浙籍京官。

  光绪元年(1875年)四月二十四日,在舆论导向下,刑科给事中王书瑞上书,请求朝廷另派大员查办此案,以防地方官员继续拖延,并确保杨乃武和小白菜的人身安全。随后,慈禧太后下诏,钦命浙江学政胡瑞澜复审。

  胡钦差也是个不靠谱的主儿,完全没有审案经验,到了杭州后,照旧对杨乃武和小白菜用重刑。

  杨乃武难掩心中悲愤,当堂对胡瑞澜提出质疑:“严刑之下,何求不得?某既受诬攀,原想见官之后,定能公断是非。再不想今日官官相护,只知用各样非法之刑。”

  在酷刑之下,杨乃武与小白菜只得再次“招供”认罪。

  重刑之下,何来真相?而且自案发以来,就没有一个官员发现,葛品连的死因才是问题所在。

  十月初三,胡瑞澜结案,上奏朝廷“此案无有冤滥,拟按原审判定罪” 。至此,案件几乎再无转机。

  然而,浙江士林锲而不舍,内阁中书汪树屏等十八名浙籍京官联名呈诉。浙江当地士子三十余人也联名上书痛陈:县、府、臬司、巡抚和钦差七审七决,层层上报,全部都是通过严刑逼供、屈打成招,他们官官相护、上下包庇,让杨乃武蒙受不白之冤。他们强烈要求,将有关人证物证提京审讯。

  此时,也有人站在杨昌浚等浙江官员一边,如四川总督丁宝桢就认为,此案不可翻:“如果这个铁案要翻,将来没人敢做地方官了。”

  丁宝桢不知,朝廷正有意通过此案来重新树立司法权的威信,打击地方督抚。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督抚权利扩大,湘系官员遍布各方,如杨昌浚就是出自湘军,朝廷对此很是忌惮。

  这样一来,杨乃武和小白菜又多了一根救命稻草。

  

  推动“杨白案”重审的另一个有力支持,是当时的媒体。

  杨白案发生一年前,英国资本家美查在上海创办了中文报纸《申报》。《申报》创办伊始,就有意突破“只重文章不重社会新闻”的局限,发现“杨白案”这一社会热点后,一直关注着案件的进展。

  自同治十三年刊登《记余杭某生因奸谋命细情》始,至光绪三年五月发表《余杭案犯尸棺解回》为止,《申报》对“杨白案”作了长达三年的报道,发表新闻、评论六十余篇。

  

  ▲《申报》前后共经营77年,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

  《申报》的记者曾得到杨乃武诉状的底稿,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七发表《浙江余杭杨氏第二次叩閽原呈底稿》全文,将杨乃武的冤情公之于众。

  《申报》还用写反面文章的方式制造舆论。在杨家人上京叩阍之际,曾登载一篇署名为“武林生”(武林为杭州别称)的《告白》,颠倒黑白,骂杨乃武是“士林败类”,勾搭良家妇女,杀害无辜百姓。

  不久后,《申报》又刊载署名为“海昌小蓬莱主”的《驳武林生告白》,文中称:“武林生意狠如切骨,指为疯狗,岂此案翻与不翻,与武林生大有关系耶?”两篇文章针锋相对,好不精彩,一下子吸引了大众目光。

  美国汉学家欧中坦教授曾评价,杨乃武一案能够广泛传播,乃至沉冤昭雪,“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申报》充满活力的记者”。

  美中不足的是,《申报》对案情的还原并未完全到位,其对小白菜的描写就失之偏颇。

  在《葛毕氏起解琐闻》一文,《申报》记者把小白菜说成是“平生滥与人交,据其自谓所私者,可坐四五席云”的淫妇,并提出,小白菜早已承认自己毒死葛品连,杨乃武完全是被她拖累的。

  实际上,在整个案件中,小白菜完全没有话语权。

  对于这个身陷囹圄的弱女子,我们只知道她受到了残忍的虐待,她本人到底发表过什么言论,是否伸冤,根本无从知晓。

  或许,她根本就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她的声音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里,一直到今日,还有很多女性和她一样,一旦被误解,有冤难伸,有口难辩。

  就连和小白菜共同蒙冤的杨乃武对她也毫不同情,同治十三年,杨在《二次叩阍原呈》中,就写道,“上年十月初九日,有葛毕氏毒死本夫葛品连身死一案”,继而诬告小白菜曾经赖婚、与他人有过奸情等。在杨乃武眼里,小白菜并不是无辜的。

  在世人看来,杨乃武未必是奸夫,但小白菜年轻貌美还守寡,必定是淫妇。

  杨乃武拼死伸冤,完全是在自救,并没有顾及小白菜。后来小白菜能得救,仅仅是因为葛品连被查明确实是病发身死,而不是被毒杀而已。

  

  7

  

  ▲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灵感之一就是“杨白案”。

  而案件的主人公杨乃武和小白菜,虽保住一命,人生却从此大不同。杨乃武功名尽毁,只能靠养蚕度日,小白菜看破红尘,削发为尼。

  其实,在“杨白案”中,杨乃武始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中有亲朋好友奔走相告,红顶商人解囊相助,江南士林同仇敌忾,又恰逢朝廷有意借此案震慑地方督抚,于是先后下达十三道谕旨推动案件复审,直至翻案。

  不是所有蒙受冤屈的人,都能像杨乃武一样好运,乘天时之便,又有贵人相助,逃出生天。

  平反一桩冤案,难吗?真难。

  但消除人们对涉案男女的有色想象,或许更难

上一章 自古命案多奸情?1 颈上胭脂-d272最新章节 下一章 这个没有话语权的女人,困在历史的执念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