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得了玉佩,四爷倒真为她担心起来了。
她先前把所有的东西送回来的时候,还附了一封信,信上说她只愿孤身一人。
可如今,若曦的婚事根本由不得她自己做主。
四爷就私底下去找了若曦,“你现在是一个什么打算?别跟我说什么孤身一人的鬼话。”
若曦看着他,“我就不能不嫁吗?我若不想嫁,谁又奈何得了我?大不了还有三尺白绫。”
这人眼看着倔牛一样的性子就又起来了,四爷叹气,“三尺白绫说的轻巧。可你死了,你的阿玛怎么办?牵累家族你真的舍得吗?我看,你还是趁着皇阿玛对你高看几分,自己好好打算打算。”
若曦这时也意识到了后果,然后心里的小火苗就慢慢冒了出来。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人都那样误会了,难道她真的喜欢上了四爷吗?
“我是说如果,如果可以的话,四爷愿意娶我吗?”
虽然在她身上费了这么多心思,但是四爷也不是一个会把承诺轻易说出口的人,“我现在不能给你任何承诺。但是你可以等……等到将来。”
四爷是一个极其理性的人。所以即便是他喜欢,他也会权衡利弊。不会在若曦刚得了蒙古人青睐的时候。去求取若曦,这样只会让他的野心暴露的更快。如果他都不得善终,那他喜欢的想要保护的人,就都保护不了了。
当四爷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若曦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当时八爷对她的承诺,那个时候,他问,“如果说将来让你当皇后,你都不跟我在一起吗?”
两相对比,若曦还是觉得四爷更稳重更真实。
“好,我等。”
————
一回到京城,就发生了一件大事,福建发生了灾情,可用来赈灾的银子却被贪了。
康熙急招众皇子议事,在这期间,四爷主张严惩贪官,不留情面,但是他的主张却被康熙驳回了。
虽然康熙明面上,拒绝了四爷的主张,但私底下却又找他谈话。
“你是不是很奇怪,朕明明拒绝了你的主张。却又要私底下找你。”
四爷学乖了,拱手道,“儿子愚钝。”
康熙手里拿着奏折,慢悠悠的,“贪官确实要严惩,可是严惩之后呢,就无人可用。为君者要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才最好。”
四爷心头一跳,连忙看向一边的胤礽,皇阿玛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忽然就和他讲起了为君者、帝王之道。
康熙还是吩咐四爷去查这件事,从乾清宫出来的时候,胤礽就笑,“怎么傻了?我还以为你明白。当初宣旨的人是你,你应该知道,二字封号向来是没有的吧。”
四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二哥这个极尽尊荣的亲王之位,是一个安抚,对他没有继承权的安抚。
想到这里,四爷就有点坏心思的想,如果老八知道会不会气急败坏呢?这段日子老八对二哥的攻击,可是一直不断呢。
“行了,你好好办差吧,我喝茶去了。”
自从朝堂上放出消息说四爷要查这件事以后,所有的人都收敛了很多,除了九爷。
无奈之下,四爷就只好抓了九爷这个典型。
而八爷党在四爷手里吃了这样一个闷亏,自然心里不舒服。
也不知道私底下会酝酿着什么。
这一日,胤礽来找锦绣喝茶的时候,锦绣就给了他一个小布包。
“这是什么?”胤礽掂量了一下,不重,应该是衣衫之类的东西,还以为是送他的,沾沾自喜,“送了你那么多东西,今儿个可算见到回礼了。”
锦绣也不揭穿,“嗯,等你回去之后你就知道这是什么了。”
胤礽回了自己的王府,等不及的打开布包一看,里头是好几套小孩子的衣裳。
他挑眉,难道锦绣就是想通了,想通了要跟着他。只不过这也太直白了吧,一上来就说孩子什么的。
这时,王府管家进来回话,“王爷,四王府送来请帖,说下个月一并给府上的两位阿哥做周岁宴。”
胤礽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可回头再看这些小孩子的衣裳,却发现它们正好都是一岁左右小孩穿的。
“什么呀?眼巴巴的做这些,这是去当贺礼的吗?难道我那么大一个亲王府,连个绣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