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以后,四爷不再为十三爷担忧。
于是。渐渐放下朝中之事,还向康熙上折子说,要在自己的园子里开辟几片土地亲自躬耕,体验寻常百姓的生活。
而在四爷低调下去之后,逐渐高调的便是十四爷了。康熙开始看中这个小儿子,也让他帮忙处理朝政。
于是这年秋天,康熙没有像往年一样出塞。反而想起了四爷说过要在园子里种田的。而秋天正好是收获的季节,于是康熙便兴致起来要去四爷的园子里看看。
四爷领着康熙在园子里一样一样的看过去,有庄稼也有花草。
就好像布衣生活和风流雅趣交织在了一起。
若曦看似放下了对四爷的感情,但是也依然会悄悄提醒四爷。
“皇上走了这么一大段路,想必也累了,若是能吃着儿子亲手做出来的东西所做的糕点,比看看欣赏要来得好。”
于是在用膳的时候,康熙所吃的栗子糕,就是四爷亲手种出来的栗子。
“常言道夕餐秋菊之落樱是最附庸风雅的事。朕今日也算跟着你们附庸风雅了一回,李德全,蒙古进贡来的玉如意还有吗?”
李德全略想了想回答道,“蒙古进贡来的玉如意一共三柄,一柄给了太后娘娘赏玩,一柄给了理亲王,还剩下一柄。”
“那便赏给四福晋,赏她心灵手巧!”
在园子里消磨了大半日也该回了。
康熙和四爷走在最前面,在交谈着什么?估计是有关农事的吧。
落在最后的是若曦和锦绣。
锦绣原本什么都没想,却忽然听到一阵孩童的笑声由远及近。抬头往园子里看的时候,就看见一个三到四岁左右的小孩子跑在最前面。
一边跑一边还往后望,好似在看那些太监们什么时候时候追上来,“哈哈哈,你们跑的没有我快,追不到我,追不到我。”
锦绣看见他的时候一下子出了神。
这是……弘昼吧。
虽然容貌和五官都变了样子,但骨子里的那股欢脱劲儿没变。
就是这么一瞬出神的功夫,就不由停下脚步,而弘昼往后望着却往前跑,跟本注意前面的路,一下子就撞到了锦绣。
锦绣怕他跌倒,就顺势抱住了他。
然后一个重心不稳,两人抱在一起,跌进了一旁的草丛。
锦绣焦急地问,“哎哟喂,我的小祖宗,你没事吧?”
这样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在前头的康熙和四爷,四爷一转头就看见了,语气严厉的呵斥,“弘昼!”
弘昼一惊,站起来的时候,还往锦绣身后躲了躲。
锦绣刚站起来,就看见弘昼这样的举动,没多想下意识的把他挡在身后,悄悄的安抚他。
康熙问,“锦绣,没事吧?老四,这是你家的老几呀?”
四爷先开口,“皇阿玛,这是我家的老五叫弘昼。”
锦绣这才说道,“皇上,奴婢没事,小阿哥人小,也没有多大力气。”
康熙呵呵一笑,“没多大力气,朕看呀,他长得挺壮实的。”
这时,从另外一边又跑过来一个孩子。他看上去倒是稳重些,把这边的状况一看,就像四爷请罪。
“孙儿给皇玛法请安。”又转向四爷的方向,“阿玛恕罪是儿子没看好弟弟,冲撞了皇玛法。”最后还不忘小声的提醒弘昼,“快点求阿玛。”
一番举动下来,落落大方,倒叫康熙高看一眼。
四爷看见康熙的眼神就在旁边提醒,这是他家的老四。
康熙笑,“那这两个孩子相差多少?”
四爷回,“相差不到半岁。平时也是放在一块儿教养的。”
康熙没在说话,上了马车。而锦绣也就顺势放开了弘昼,跟了上去。
他知道康熙虽然没有对弘历作出评价,但是一定很喜欢就是了。
两个相差不到半岁的孩子,平时又放在一起教养,可面对事情处理的办法却是截然不同,一个进退有度,一个顽劣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