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养了几天伤,收拾了东西,就要去浣衣局了。
她去的那天,玉檀还有锦绣都相陪。
浣衣局的总管太监张千英在门口等着,“既然来了就别磨磨蹭蹭的,快进来吧。”
玉檀皱了皱眉,“这张公公怎么这样?不是说几位爷都打点好了吗?”
若曦很平静,“好啦,宫里人拜高踩低也是有的。”
锦绣叮嘱道,“拜高踩低倒没什么,我就怕他阳奉阴违,还抱着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若曦你要注意着点。”
若曦神色一凛,“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锦绣就悄悄跟她说,“要是他欺负你,你就把几位爷搬出来,借一下名头也好的。”
几个人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就走进了住的地方。住的地方不比若曦从前住的而是一般宫女都会住的大通铺,玉檀细心,也给同住的几个小宫女塞了银子。
出来的时候,玉檀还说,“若曦姐姐一入宫就在御前伺候,哪里做过这样的粗活呢?也不知道她受不受得了。”
锦绣没说话,他觉得若曦在这里肯定会吃亏的。刚刚收银子的那几个宫女收了银子,神色却还是那样鄙夷,一点表面功夫都不会做。
————
正是到了春天,这日四爷进宫来跟康熙说起农事。
康熙很是高兴,因为农桑为国之大本。
“如果这个稻子能确定一年两熟,那也能够改善粮食短缺的问题。”
四爷道,“是,儿子就是这样想的。若是在江浙一带试验成功,便可大规模的推广。”
康熙问,“现在正值用人之际,你可愿意重新回来?”
四爷微微一笑,“这一两年儿子过惯了山野村夫的生活,而且如今满脑子都是什么作物,什么时候熟。倒是对朝堂之事有些生疏了。不能为皇阿玛分忧。”
四爷拒绝了康熙重用他的事情,决定继续蛰伏。于是陪着康熙商讨国事的依旧是十四爷。
这天,九爷十爷十四爷进宫面圣。
锦绣端着托盘给几位爷上茶。
十四不动声色的喝了一口,然后说,“说起这茶,儿子可真想若曦泡的茶。”
十爷也跟着说,“对呀,还是若曦泡的茶更好喝些。”
锦绣绕了一圈回来,因为九爷坐在另一边,所以九爷的茶是最后上的。
九爷端了茶,跟着附和了一句,“确实有些不习惯。”
十爷眼睛一亮,自家九哥平时可不会这么说话的。他看向康熙,“皇阿玛您看我们都喝不惯,要不然……”
康熙打断了他的话,“你们喝不惯,朕喝得惯,朕觉得锦绣泡的茶极好。”
等锦绣回了茶房,看见玉檀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儿。
玉檀是九爷的人,这么多年在御前虽然低调,但是一定传递了不少信息出去。
所以这么一看,这御前的人好像就只有锦绣没有立场。
对待几位爷争夺地位的是永远可以保持中立。
在康熙夸奖了的锦绣,随后就被李德全提拔成了奉茶女官。
顶替了若曦从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