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羡羡不告诉江澄剖丹真相是了解江澄有很强的自尊心或者说好胜心,不甘落于人后。不告诉他真相,就算他父母双亡,莲花坞被毁,他也有资本有力量有心去改变,去争取、复仇、重建,还有活下去的信念。
但是如果知道了真相,可以说是杀死了他。一个好强的人,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他甚至本来应该连金丹也失去了,重新拥有金丹,是因为好友的馈赠。
以后,他永远都比不过羡羡了,他们两个是一起长大的朋友没错,可是某种意义来讲也是对手,至少对于江澄来说是。江父对羡羡的喜爱太明显了,甚至有些时候他表现得更像是羡羡的父亲,而江澄则很少接受到肯定,也许江父是合格的家主,但作为父亲,他是失败的。母亲更是嘴硬心软,加上深陷爱而不得的情感中,他给江澄的关注其实很有限,何况就算爱江澄,表达出来也是反唇相讥。而江澄其实是很渴望得到亲人的关注和爱。
羡羡天纵奇才,而且也得到了他想要却没有的父亲的肯定,江澄内心其实一直隐隐较劲,想让父亲看到他也很优秀。金丹之前,他可以堂堂正正苦练,去比,金丹之后,他“永远都比不过”,没有立场去比,也没有办法去比,失去了堂堂正正赢的可能。他永远没有办法和从前一样和羡羡保持平等,他在心理上,永远矮羡羡一头,恩情是恩,对他而言,也是痛苦。如果他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羡羡的金丹,他一定会选择不接受。羡羡就是知道,才需要瞒啊。
何况当时,父母双亡,他所追求的父母的关爱永远不会得到了,莲花坞被毁,他的精神家园毁了,现实地位也一落千丈。其实,为羡羡引开追兵的那天,他已经放弃了自己,他会不知道跑出去的后果吗,他出去的那一刻就没想着要继续活下去。跑出去,把生的机会留给姐姐和羡羡,也是把责任留给了他们,那时的他,早就承担不起精神上的痛苦了,所以,他放弃了。
羡羡赠丹,是救了他,也是让他不得不重新面对这糟糕得彻底的局面。不知道金丹真相,他的心态是我要复仇,重振江氏。知道金丹真相他的心态是不得不面对,也没有资格放弃。骄傲的少年再也骄傲不起来,接下来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可能就是复仇和重振江氏了,可是他也知道,就算他辛苦做到了这些,他想得到的永远都得不到了。身虽活着,心已死。”
当然,有些评论对江澄也不是那么友好。
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全剧最讨厌的三个人:叛徒苏涉,小人姚宗主,以及江澄。江澄心胸狭隘无大义,目光所及皆是自保,在温氏横行的那个乱世,本就是同一战线的人,却时刻想着独善其身,不止一次阻止魏婴帮蓝湛,后怪魏婴因帮蓝湛而累及莲花坞被灭,其实谁都知道,就算没有魏婴帮蓝湛的茬,莲花坞的劫难是迟早的事儿;格局太小无魄力,放弃魏婴,所谓的变相保护,不错,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但更多的是他放弃,让魏婴直接孤被立,只身面对玄门百家,就像金光瑶所说,如果多一点宽容,多一点信任,多一点沉稳,魏婴的结局或许不会那么沉痛,明明手里有王炸,却一手牌打的稀烂;作茧自缚颠恩怨,云梦双杰的誓言,食言的从不是魏婴,江澄在选择上乱葬岗约战那一刻,就食言了,从小一起长大的的兄弟,按理说是最信任的人,可最后给予魏婴全部信任的人却是曾经听学时认识半年的蓝湛,他为了当初对虞夫人的一句承诺,倾其所有以命护你,可你却从未真正理解过他,信任过他,替他的处境考虑过,就连曾经救过命,送来骨灰的温情温宁姐弟,最终是拔剑相向,恩将仇报;
胸无城府恶语随,虽说江澄为救魏婴失去金丹,但后来也相当于还给了你,并不欠你什么,不夜天悬崖的那一剑(这就是所谓的兄弟,可笑),斩断了前世今生的情,16年后祠堂的侮辱,观音庙的质问,请问,江澄,你配吗,让他做你的下属,你有这个资格吗,就算有恨,也不可如此恶语诛心;资质平庸易从众,傲娇且自命不凡,一经别人挑唆,就沉不住气,东摇西晃,围剿乱葬岗,江澄是主力之一,再看看三千条苛刻家规下养出来的蓝湛,江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家训,江澄果然不懂;偏执一隅缺仁心,16年中宁可抓错也不放过有丁点修习诡道术法之人,褒义点刀子嘴豆腐心念着那个人,其实是执念太深,刚愎自用,根深蒂固的嫉妒心与自尊心作怪,无怪乎结局时终成熟悉的陌路人,终究是 道不同不相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