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本该是富家千金的英莲,为何非要成为孤女,受尽折磨后被卖入薛家,又成为薛蟠的小妾,这本不该是她的结局。
她应该在自己家中好好长大,有父亲、母亲的疼爱,有亲人的关怀。
若不是她被拐,家中悲痛欲绝,甄家后来也不会遭遇那些事情,所有的事往往都需要一件事情起头,而英莲被拐便是一切事情的源头。
茹瑶阻止了此事,也就相当于直接掐断后来的所有悲剧。
也因此,甄家对茹瑶格外感激,甄士隐夫妇当场跪下,还是林如海死命给扶起来的。
而如今六岁的英莲在母亲教导下,已然初具大家闺秀的模样,恭恭敬敬在茹瑶面前行了个大礼:“师傅好。”
“起来吧。”
茹瑶扶起英莲,只见眼前的孩童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这颗痣很独特。
黛玉着一身葱绿色小袄,见英莲起身道:“甄姐姐好。”
奶声奶气颇为可爱,笑起来两侧有淡淡酒窝,甄英莲也莞尔点头道:“林妹妹好。”
英莲对黛玉很有好感,对茹瑶则是尊重和崇敬。
自她有记忆以来,母亲便时常与她言,林家茹瑶姨母是她的恩人,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姨母的恩情。
所以对于英莲来说,林家的人都是好人。
见过礼后开始长久的教导,茹瑶所教的东西涉猎范围很广,修身养性、学识礼仪,还有志向。
正如她之前所言,贾府之中如三春那样的女子,若但凡她们是男子之身,便能够到外去打拼,而不是只能在后院之中磋磨一生。
贾府之中有许多女子本事都不小,可偏偏她们的性别是巨大的天堑,若她们是男子自能在外面的天地有一番属于她们的建树,可她们是女子,也就意味着只能被困在那小院中。
在这个时代她毕竟还有父母兄长嫂嫂,有亲人的存在也就意味着有些事情做起来束手束脚,若是没亲人她倒是能一步到位。
可惜亲人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软肋。
如果和家人关系不好,倒是可以直接造法,让上面的满门抄斩也挺好,但她又不是那一范畴。
所以她打算走一条更难的路,以女子之身封侯,这也意味着要受到更多人的阻碍。
若选择直接反了,看不惯的人砍了就是,等自己成功后自有大儒辩经,而现在么……
其实这些年来陛下也心知肚明,林兆能在大灾之中所给出的策略,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于她之手。
可即便是如此,他也只是给了县主之位,不,现在应该说是郡主,在经过自家父亲不断哭诉后,那位陛下心中总算是良心过意不去,将县主晋升为郡主。
既然已经是郡主,那么接下来行事就不需要遮掩,姑苏这一块她得慢慢来了,至少在兄长在姑苏任职巡盐御史期间,姑苏必须要满是她的传说。
古往今来,女子想要当权难,如果一旦掌了权那就不能轻易放下,一旦放下就又会被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