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霍无伤又咳嗽了起来,这些天不好好喝药 ,那伤患处又在胸口,到底是伤了心脉,此时一口气儿有些喘不上来,难受的厉害 .
"谁外面 ?给我倒杯水来 ……"。
玉宁公主抹了一把眼泪 ,低着头快速的给人端了一杯温水 ,又扶着霍无伤靠在自己身上 .
都说霍将军一人镇守边关 ,外敌不敢侵入 ,乃真英雄也,可这个浑身瘦弱的老头,青丝已经夹杂了白发,尤其是病了多日,还强制撑着起身见自己 ,想到这里玉宁便觉得心痛的厉害 .
比起在宫中的父君,霍公受苦了……
"您还好吧"?
"好,好孩子,刚刚我们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吧,予不怨,不恨,只盼陛下安好,你一生顺遂,至于这些事情 ,听了之后就忘了吧 ……"。
"好……"。
仿佛是最后的回光返照,霍无伤又静静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亲生女儿,似乎要从女儿的脸上看出对方的影子,随后浅浅一笑 ,闭上了眼,结束了他这命运多舛的一生 ……
"父君……父君……"。
玉宁长公主在帐篷里哭的嘶声竭力,有些知道内情的侍卫,眼睛擦着泪,守在帐篷的门口。
陆太医就住在帐篷隔壁,进来把了脉,确实无力救治.
此时也老泪横流 :"你这个倔驴,犟种,你让我如何向陛下交代,还有你那老姑母,已经在我家守了半个月了,回去之后岂不是要让你姑母将我家给拆了"。
长公主亲自办理了霍无伤的丧事,在军中边关立了牌,将霍无伤这一生打的无数仗都记录在卑,更是全军戴孝 。
这种发自内心的尊敬,让玉林长公主赢得了全军上下的敬意。
至于霍无伤的尸身,也被黑甲军秘密运回京,葬入皇陵 。
明月得到消息的那一天,天气晴朗,星云密布,怎么看都是一个好天气 。
却偏偏接到这样的一份奏折 。
"他,为何不回来"?
"就这般不相信朕……能处理好"?
"罢了,追封凌侍君为皇夫正君,葬入皇陵正寝,等朕百年之后伴随左右"。
明月喝了一杯苦涩的酒,下了这么一道旨意 。
别说礼部尚书一头雾水,旁人也不明白凌不疑都死了多少年了,并无寸功,又没有子嗣,凭什么追封正君之位?
第二天朝堂上乱成一锅粥:"陛下,追封凌侍君为皇夫不妥,陛下并没有立正君,古往今来都没有这么干的 ,岂不是让后人嘲笑 "?
明月心情不好 ,似笑非笑的看着朝堂下的众人 .
"不如追封凌侍君为贵君如何?日后在地下仍然可以随侍在陛下左右 . "
众人看着明月的表情,心里便觉得陛下已经铁了心.
御史仰着脖子奏道:"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莫要惹得后世人笑话"。
此事在朝堂上吵了多日,明月皆没有松口.
直到袁慎,楼壵,王隽纷纷上折子 ,愿意尊凌侍君为皇夫正君。
众朝臣才熄了火,不管是为谁鼓吹,这些年陛下不立皇夫,如今有这个苗头 肯定是要将他按下 ,拥立自己心目中的人选。
可后宫之中,谁都不愿意接招,活人又怎么去与死人相争 ?
更何况大家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下一辈的继承人 就是玉宁公主,他是谁的女儿毋庸置疑 ,众人又怎么争的过 ?
太宗18年,岁月匆匆,凌侍君被追封为皇上正君一事落幕.
同一时期,册封玉宁长公主为储君……
是唯一一个,太女时期便开始接触朝政,由女皇亲自手把手的教导,感情深厚,并没有闹出笑话 .
是史上唯一一对没有经过夺嫡,母子女孝的模范……
肖鹤云番外有人吗 .吱个声,宝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