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我想到一个赚钱的法子。”
苏母一脸惊讶:“什么法子?该不会与这些鸭毛有关吧。”
苏秀颔首:“对,就是这些鸭毛。”
苏秀让苏莘拿篓子出来把它们装好,还让苏茗去打水,他们今天下午要把鸭毛洗好。
苏秀:“娘,我们得快点,要是天气暖和了,这生意可做不了。”
苏莘:“阿姐,你说,我和阿茗跟着你做。”
有苏莘带头,苏母和苏父将信将疑的凑了过去。苏秀见家人这般配合,暖心极了。
苏秀:“很简单,第一步清洗鸭毛……”
苏秀把每一步都说了出来,并让苏家人各自负责一步。
苏母:“可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卖不了煎饼了。”
家里人都在做这个羽绒服,那摊子那边就没人照看。
苏秀:“娘,那边已经卖了两个月,根本没有多少赚头了。”
苏秀早就想放弃那个摊子了,两个月的时间,那些手艺好的人早就专研出他们的做法。若他们还在那儿摆摊,根本赚不到钱。
苏父:“老婆子,听阿秀的,摊子那边,放弃就放弃吧。”
苏父是一家之主,他发了话,苏母自然听从。于是,一家人开始洗鸭毛,煮鸭毛,缝制鸭毛。
苏父:“还别说,这东西真暖和。”
苏秀先缝制了几床被子和衣服的量给苏家人用,效果还不错,比棉衣保暖。
苏莘:“阿姐,你是想把它们卖给大户人家吗?”
苏莘看着院子里越来越多的羽绒制品,心中对苏秀佩服不已。人家不愧是女主,连这东西都做的出来。
苏秀:“对,我今天就带着他们出去转转。娘,倒春寒马上就来了,我们能做多少是多少。”
苏秀想的很明白,这东西她不可能连着卖几年。要不然凭她一个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最后只能给别人做嫁衣。
所以她想的是,卖这东西的钱,她是要用来做起始资金。当然,要是能在江南买下一个院子就更好了。
苏母:“好,放心吧。”
苏秀:“嗯,那我走了。”
两个月的时间,足够苏秀打听镇上的达官贵人住在哪里。
苏茗:“三姐,这一次我们应该可以赚很多钱吧。”
苏秀走后,凭苏茗的直觉,他就知道他们手里的东西可以大赚一笔。
苏莘:“应该可以,不过我们是小老百姓,也不要赚太多。”
在没有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之前,他们还是不要赚太多比较好。
苏父:“阿莘考虑的对,要是这次大赚,我们少不得要搬家。”
虽然只在这个地方住了两个月,但离开时还是会不舍。
苏莘:“爹,我们迟早要搬家的。这里离我们老家还是挺近的,而且治安一般。到时候灾民一起涌进来,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可能抵抗的住?”
苏莘见苏父对搬家很有意见,连忙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苏父:“是啊,也不知道老家怎么样了?有没有好点?”
苏母:“应该没有好转,哎,前几日去买米,米价上涨的很快。”
苏母心中一阵庆幸,好在他们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