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浮笙梦史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之王  古风虐恋 

第五转史.盛世帝王的断情丝

浮笙梦史

第五转史.盛世帝王的断情丝

隆泰年间,是国都的盛世年华,更是创出史无前例女子当权。史记记载更为详细,甚至被口语流传,编制话本。

经沣瑞帝的御景夫人死后一年,朝政早已荒废,国都内忧外患。由于沣瑞帝末有一子女,皇位无从传人拟昭,而平阳王唆使大臣密谋为帝,已备他驾崩起兵造反。

次日深夜,沣瑞帝病重孤身一人的,撤退旁人身旁只留下胞妹宜贤长公主(慕颜余裳),沣瑞帝递给她龙虎符交代:

皇妹,皇四叔犯上作乱,密谋得逞。百姓必会惨不忍睹,拿着龙虎符去找骁卫老将军,至于皇位,朕如今无人可信,你一定要救救浮生国。

为了能顺利找到骁卫老将军,慕颜余裳将宫中守卫分成五队人马,朝宫门四队人马朝不同方向驰走,而一队镇守宫内妃眷。而独自一人扮作百姓,从最不起眼的南门向军营奔去。

两日不到便到了,得知了骁卫老将军手中驻在都城只有十万人马,其它五十万大军都在外关。而面对的是平阳王的二十万的大军,若是从边外调回大军,日程怕是来不及的。

公主听闻平阳王的大军其中有大部分并非由平阳王统领。而是手下李靖远,打听到他是布韦李氏,族上都是效忠皇族的忠义之士,是被人怂恿跟随平阳王的,因此公主就单枪匹马的扮作蒙面人,去了李靖远军营。

却被其在营帐被捕,要杀之时道:

我乃陛下之胞妹,宜贤长公主慕颜余裳,听闻将军族上立誓,布韦李氏全族都将世代效忠于皇上,怎么今日你背祖忘宗帮着逆贼亡国灭种?

李靖远当时非常振振有词:当朝陛下昏庸无能,这是早已怒民愤,我等起兵有何不对,那不成国都要等着败在昏君手里吗?那些贵族只知道劳民伤财,你又为何帮其在此说理。

公主挣扎甩开士兵的手,从衣袖里面拿出二张纸卷。高举握在手里,冲着李靖远争论道:

知道这是什么吗?一张是高祖爷爷当年专位陛下的旨意,而另一张是陛下拖着病重的身子劝解平阳王莫要伤城中百姓,一分一毫,愿让皇位。当年如何说的?是高祖帝传位于陛下。他是真正的真命天子。你们口中的妖妃、御景夫人己死,他平阳王又策什么反?

说着拔起李靖远腰间的剑,却不是指着他,道:我慕颜余裳既然挽回不了你这位重臣,又救不了浮生国的百姓,我不想留在这个世上,无能为力的看着百姓家破人亡,死在这乱世之中。

正准备拿起刀割脖时,李靖远及时握住刀口。

鲜红的鲜血在他的手上不停的滴着。而他满不在意的,跪在地上道:“公主微臣有罪,但希望公主能让微臣先解国之忧,在降罪微臣。”

公主十分高兴,拿出手中手帕。扶起李靖远替他包住伤口道:

“我知道你也是听人唆使,我不怪你”。

说此两人都笑了笑。李靖远的十五万大军都绑上白布暗自归顺宜贤公主。

不久郴州湖大战展开,以平阳王为首的,皆被俘,押往都城。朝中大臣以平王策谋造反,惨杀百姓为由向黎安太后上奏将平王赐死,太后念及旧情,只将其贬为庶民。

虽说平王策反之危以平定,可沣瑞帝已病危活不久。大臣都劝解应早立太子而连连上奏。

而国都皇位无人可及,沣瑞帝内戚有二伯浔阳王体弱多病,尚在府中修养,无一子,朝中政务繁多,可甚是劳累,要是登位怕是活不长久。四叔平阳王己被贬,传闻赶出府中就时疯掉了。五叔、六叔早已病逝王府中。九叔豫南王生下来便痴呆,而被关于府中,现在已成了秘事,很少被人知。而十二叔宁远王,早已闲云野鹤惯了,死活不肯继位。

而当时众将领皆归顺于宜贤公主,都推崇公主继位。可当时一些顽固大臣反对说是无女子当权先例,立储人选争议许久。直至陛下病逝前,才宣召众臣及后宫众人到祖祠宫,宣读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知不久就撒手人寰,却无一子,又无内戚配得帝位,朕之有愧。幸得圣宜贤长公主余裳,受众臣所拥护,且百姓爱戴。故而特次先例,传于皇位,即刻登基为帝。

昌平年间冬,圣贤宜长公主继位为永安帝,故沣瑞帝退位为太上皇,后封骁卫老将军为相国,而李靖远为镇国大将军,掌城中所有兵权。

宫中众人,都为新皇登基而庆祝。沣瑞帝退避众人,孤身一人出了长乐殿,抱着御景夫人牌位,焚殿自杀。大火焚烧了整个夜晚,他也终于可放心去找他的玉娘。

永安帝在位六十年期间,广招纳人才。即便是女子也可入朝为官。不仅可做官,也可为商。男女皆为平等。海外贸易沟畅通,百姓皆可有地耕种,受百姓称赞。

至于她的情史,听闻是中宫一待从,可后不知为何被镇国大将军在宫中斩杀,因将其正直得罪很多小人,它们上奏弹劾李靖远罔顾王法。就连身边女官也常在告试陛下,镇国将军位高权重,不得不防会先兵造反。

后传出镇国大将军还未有三十便死了,死因不明。

外史有记,某日在那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陛下邀约将军二人畅言共饮。

举杯之时。将军一笑而过,爽快的喝下了酒。

道:“人之将死总有一些话想要说,我...”

还没等将军开口,杯中毒以蔓延全身,嗓子话已说不出口。他早知道他不能陪她太久,可他还有好多话都没告诉过她。可他能与其再次相逢已经满足了。

他伸出手想在一次将身边的人拥入怀中,可没力气的他就这样倒在地上。

陛下看到眼前人不禁内心有些痛楚,眼中忍了很的泪珠缓缓落下。道:“对不起,我,有我的难处,你会愿谅我的吧”

将军嘴唇动了动,仿佛在说“臣从末怪过”就这样将军没了脉搏。

看着眼前人一动不动,她害怕的转身就走了出去。

她不知道他为她的不惜得罪众臣,也要帮她把路扫清。难熬的夜,都有他在殿外挑灯弹曲助眠。她想学骑马,怕别人会弄伤她,只能亲自挑马,且亲眼看着骑。这些不因为她是陛下,而是他眼里她只是个会逞强小丫头。满眼都她的小丫头。

她不得已承受的压力,他都懂。可他很生气,区区一个宫中侍从怎配的上她。也气她不停的把各大臣女儿赐他妻妾。

他从什么喜欢陛下的,可能比那时军营的还早。可能她都不记得了,可他一辈都不会忘记。

六岁那年因他含蓄胆小随父出入宫闱时,被皇子各臣公子欺凌,是她站了出来,指着他们鼻子骂,她明明小的要别人护着,却来护着他。城外第一眼认出了她,她依旧明艳动人

他替她高兴,现在朝中局势稳定,国泰民安。日后必定一生顺遂。想想觉得他没有遗憾了。

可是...,从他死那刻,她就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了。她不希望他死,她只讨厌他,讨厌他为什么要同意留下那些大臣女儿,讨厌他,自己只是气他,才宠那位侍从的,可他都没经过她同意就斩杀待从,把她这君主忽视,才让那大臣有了借口上报杀他,面对皇位,她不得不警惕,那怕此生负了他,也再所不惜。

在将军死了不到三日的夜里,她来到了他棺椁前,将军夫人递她一封遗书。上面说明了朝堂局势,教她怎么做。看着最后留给她的一句话:臣这一生只爱慕于殿下,许久。臣知将死,愿殿下无忧无扰。

也从将军夫人得知将军留下那女子,只因是庶女,若被他拒,她们会被当家主母卖为娼,将军已许,若有她们有意中人,可随时为她们送嫁。这些话,她从来不知,她多希望赐死他时,他可以怪自己。

他一生都在护着她,可要他命的人却是相思之人。

末端午间,永安帝将浔阳王幼子接入宫抚养,五年后,将其立为皇太子。

相继十年后永安帝退位,皇太子继位为帝。

她来到城楼看着远外风景,回顾她自己的一生:

从出生起被预言会改国运,而被自已的亲自父王厌烦送到那凄凉寒地,后皇兄顾念接回宫,后又要承受护国重担。就连爱慕之人也被她赐死。

她当时不明白为什御景娘娘死后,皇兄每天都去城楼上独自一人落泪,她这才明白.何为“入骨相思,肝肠寸断”

如果有来生,她希望能见他一面,亲自和他说句对不起。

此内容纯属虚构。

上一章 第四转史.一代美戏子夺君心~御景夫人 浮笙梦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转史.敏睿圣太后之相守无望